9.3物体的浮与沉(基础+培优+提高)练习(3份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3物体的浮与沉(基础+培优+提高)练习(3份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5 23:30:58

文档简介

《物体的浮与沉》培优练习
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相等 B. 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C. 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
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中,如图所示,鸡蛋沉入水底,鸡蛋重为G,然后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在鸡蛋渐渐浮起到静止的过程中,鸡蛋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体积不同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 /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60g煤油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180g水溢出。已知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则物块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  )
A. 下沉,1.1×
10
3
?????/
??
3
B. 漂浮,0.85×
10
3
?????/
??
3
C. 悬浮,1.0×
10
3
?????/
??
3
D. 漂浮,0.90×
10
3
?????/
??
3
如图所示,物体M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其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M的下表面距液面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
1
5
,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压物体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后,物体M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

??
2
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的密度??物与水的密度??水之比为1:5 C. 竖直向下的压力
??
1
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1:4 D. 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
1
5
??

??
??
3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A、三个容器中,水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故A错误; B、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和悬浮在丙容器中的小球,根据二力平衡和阿基米德原理,有F浮=G排=G物,故桌面上的三个容器的总重力相等,故对桌面的压力相等,故B错误;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仍处于漂浮状态,故木块受到的浮力总等于它的重力,浮力不变,故C错误;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液体密度变小,V排不变,故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p=ρgh; (2)水平面上的固体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G; (3)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F浮=G物;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深入理解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二力平衡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
解:鸡蛋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逐渐向水中加入食盐时,盐水的密度变大,由F=ρgV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鸡蛋上浮;当鸡蛋开始露出液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小,直到浮力等于重力,最后始终漂浮,浮力不再发生变化。 由上分析知,浮力先变大,后变小最后保持不变。 故选:C。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浮力大于重力时上浮、浮力等于重力时漂浮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判断鸡蛋所受浮力的变化。 本题关键:一是浮沉条件的使用,二是鸡蛋自重和体积不变(隐含条件),三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时要同时考虑影响浮力的两个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3.【答案】D 【解析】
解:已知三个小球的质量相等,所以三个小球的重力相等; 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入水底;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则F甲=F乙=G; 丙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F丙<G, 所以F丙<F甲=F乙. 故选D. 根据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沉入水底;由于三个小球的质量相等则三个小球的重力相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先判断甲、乙、丙三球受到浮力与重力的关系,最后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了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从图中判断甲、乙、丙三球的状态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
解:由题意知,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于在煤油中的浮力,则在水中无论漂浮、悬浮或下沉,在煤油中一定下沉; 由ρ=/得: V=V排=/=/=200cm3; 由ρ=/得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质量: m=ρ水V=1g/cm3×200cm3=200g; 由题意知,实际排开水的质量小于物体完全浸没时排开水的质量,所以物体在水中并未完全浸没,在水中漂浮; 根据漂浮条件,G=G排,则物体的质量m=m排=180g; 所以物体的密度:ρ=/=/=0.9g/cm3=0.9×103kg/m3,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物体在煤油和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判断出物体在煤油中的状态,根据浮力公式得出物体的体积,从而可根据物体在水中完全浸没时的浮力与物体所受浮力的关系得出浮沉情况,确定重力,由密度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判断出物体在两种液体的浮沉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
解:A、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F2,就是此时物体M的浮力, 因为物体M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浮力F2、竖直向下重力G和压力F1, 所以物体静止在水中,所受合力为零, 所以F2=G+F1----------------① 故F1与?F2不是一对平衡力,故此选项错误,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漂浮,所以F浮=G物; 即F浮=ρ水g/V; G物=ρ物gV;故ρ水g/V=ρ物gV; 故可得:ρ物:ρ水=4:5;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漂浮在水中时,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 所以GM=F漂=G排=ρ水gV排=ρ水g(VM-/VM)=ρ水g×/L3, 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F2=ρ水gVM=ρ水gL3, 由①式得:F1=F2-GM=ρ水gL3 -ρ水g×/L3 =/ρ水gL3, 所以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 F1:GM=/ρ水gL3:/ρ水gL3=1:4.此选项正确,C符合题意; D、物体漂浮在水中时,因为V排=L2h=/L3,所以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所受浮力F漂=G排=ρ水gV排=ρ水g/L3,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明确使物体M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水的竖直向上的力F2,就是此时物体M的浮力,如何对物体M受力分析,即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浮力F2、竖直向下的压力F1,根据物体静止在水中,可以得到压力与重力、浮力的等量关系,最后把压力F1和浮力F2进行比较; (2)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判断; (3)物体M浸没在水中时是静止的,根据所受合力为零即可判断,水对它作用力的合力(即物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4)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漂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可; 分析较复杂的浮力问题时,第一步需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受哪些力,各自的方向怎样,然后根据平衡状态确定等量关系.
《物体的浮与沉》基础练习
一、单选题
将一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石块沉入水底,在小石块下沉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浮力变大 B. 浮力变小 C. 浮力大于重力 D. 浮力小于重力
下列设备和器材中,利用浮力的是(  )
A. 抽水机 B. 气压计 C. 潜水艇 D. 铅垂线
将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海滨游泳的人受到海水对他的浮力 B. 在空中漂浮的氢气球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 C. 将一石块扔到水中,在其下沉过程中不受浮力 D. 在水中升起的木块受到浮力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含有高浓度的盐分的湖泊,水中没有鱼虾、水草,人们称之为“死海”。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面上,真是“死海不死”。一个成人漂浮在“死海”上,如图所示,人所受浮力大小约为
A. 6N B. 60N C. 600N D. 6000N
下列四个情景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小的是()
A. 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 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 海面下正在下沉的“蛟龙号”潜水器 D. 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如图所示,将苹果放在水中,静止后会漂浮在水面上。若将苹果露出水面的部分切掉,余下部分重新放入水中,则余下苹果将(  )
A. 下沉 B. 悬浮 C. 漂浮 D. 无法确定
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受到的浮力(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都可能
4月12日海上阅兵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察看了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歼-15飞机的起飞训练情况如图所示,当歼-15飞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后,航空母舰所受的浮力将(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是()
A. 鱼 B. 潜艇 C. 热气球 D. 氦气球
一块重50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该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是(  )
A. 15N B. 25N C. 40N D. 50N
二、填空题
园园煮汤圆时发现,生汤圆放入锅内,由于浮力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而下沉,煮汤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浮力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汤圆上浮.
潜水艇对保卫我国的南海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______ G(填“>”、“<”或“=”).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将______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在死海中游泳的人平躺在水面上也不会下沉,甚至可以躺在水面上静静地看书,当一个重为500N的人躺在死海里时,他受到的浮力为______。
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20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填“上浮”、“下沉”、“悬浮”)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____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石块浸没在水中下沉时,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 由于石块下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浮力小于重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所处的深度增加,石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它们受到浮力的大小变化;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即可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能得出石块在水中下沉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
解:A、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与浮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气压计是测量大气压的仪器,与浮力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利用了浮力,故C符合题意; D、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此题考查的是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3.【答案】B 【解析】
解: (1)密度计漂浮,则F浮=G, 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故CD错误; (2)因为F浮=ρ液gV排=G, 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 所以,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同一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 由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利用好密度计漂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4.【答案】C 【解析】
解: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即浮力,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所以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将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只是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浮力的认识及产生的原因,特别是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作用,只是浮力小于重力罢了。
5.【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估测成人的重力,然后根据漂浮条件得出人受到的浮力。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正确估测成人的重力是关键。
【解答】
成人的重力约为600N, 因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人所受浮力F浮=G=600N。 故选C。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gV排可知,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据此分析AC正误; 根据漂浮条件F浮=G分析BD的正误。
本题考查浮力的影响因素和物体的沉浮条件(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时要同时考虑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
【解答】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小,据F浮=ρgV排可知人受到的浮力变小,符合题意,故A正确;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始终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漂浮在水面上,F浮=G,自身重力越来越大,受到水的浮力越来越大,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解析】
解:苹果处于漂浮状态,依据密度与浮沉关系可知ρ苹果<ρ水,苹果的密度较均匀,若将苹果露出水面的部分切掉,余下部分苹果密度仍小于水的密度,所以仍可处于漂浮状态。 故选:C。 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苹果与水的密度关系,根据切去露出水面的部分后苹果的密度不变可以判断浮沉情况。 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注意浮沉条件有两种表述:合力表述和密度表述;应根据不同的题目选择不同的表述方式进行解答。
8.【答案】C 【解析】
解: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轮船都处于漂浮状态,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F浮=G, 所以,轮船受到长江水和大海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即所受浮力不变。 故选:C。 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轮船都处于漂浮状态,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得出所受浮力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后都漂浮。
9.【答案】A 【解析】
解: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当歼-15飞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后,航空母舰重力变小, 所以,所受的浮力将变小。 故选:A。 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分析解答,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解: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50N,故D正确。 故选:D。 木块漂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求得浮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自重不变是本题的关键。
12.【答案】小于;增大 【解析】
解:汤圆放入锅中,将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而当煮熟的汤圆因受热膨胀,造成排开液体体积变大,浮力增大,则致使浮力大于重力,则汤圆上浮. 故答案为:小于;增大.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汤圆放入锅中下沉,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煮熟的汤圆受热膨胀,造成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浮力增大,致使浮力大于重力,汤圆上浮. 本题目考查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因浮力变化而引起的物体沉浮,只要根据题目中的前后已知,便很容易得出答案.
13.【答案】=;上浮 【解析】
解:如图所示,潜水艇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此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 =G.当压缩空气将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此时浮力会大于自身的重力,即潜水艇将上浮. 故答案为:=;上浮. (1)当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时,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2)潜水艇原来悬浮(浮力等于自重),当用压缩空气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改变了自重,但浮力不变,根据浮沉条件分析. 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潜水艇上浮、下潜(注意浮力不变),难度不大.
14.【答案】500N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人在死海里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则他受到的浮力:F浮=G=500N。 故答案为:500N。 图中人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浮=G求出浮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漂浮条件的理解和应用,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上浮;10 【解析】
解:用手将物体全部压入水中时,已知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20N; 放手后,物体受到的浮力20N要大于物体的自重10N,因此物体要上浮; 待物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10N。 故答案为:上浮;10。 此题应分两部分来考虑: ①用手将物体压入水中时,已知了物体排开的水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 ②放手后,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明显大于自身的重力,将上浮,直到漂浮状态,再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知识来解答。 解答此题要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相关知识;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物体的浮与沉》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的情况,则小球所受的浮力F甲、F乙和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关系正确的是(  )
A.
??

=
??

??
??

<
??

B.
??

=
??

???
??

>
??

C.
??

<
??

???
??

=
??

D.
??

>
??

???
??

>
??

将5N的重物轻轻放入满杯水中,静止时,溢出的水重3N,那么物体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是(  )
A. 漂浮 B. 悬浮 C. 沉底 D. 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B. 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 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 D. 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
一个质地均匀的物体悬浮在某液体中,把物体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再放入液体中,则(  )
A. 大的将下沉 B. 小的将上浮 C. 两物体都悬浮 D. 两物体都漂浮
甲、乙、丙、丁是四个形状体积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体,它们在水中静止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同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甲、乙两杯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较小 B. 乙液体的密度较小 C. 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D. 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漂浮的物体浮力大于重力 B. 钢铁比水的密度大,所以用钢铁做成的物体放入水中后最终一定处于沉底状态 C. 若气球里充满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那么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D. 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那么潜水艇一定上浮
二、填空题
潜水艇是靠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某外型确定的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南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1,悬浮在海水中所受的浮力为F2,则F1______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已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
一物体重为2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松手后物体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悬浮”)。
一艘轮船由海里驶入河里,此时轮船会______(“上浮”或“下沉”)一些.(ρ海水=1.03×103kg/m3),受到的浮力______(“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小球漂浮或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比较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在甲中漂浮,液体的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在乙中悬浮,液体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据此得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和浮力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知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二是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解答】 ∵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 ∴ρ甲>ρ球,F甲=G球 ∵小球在乙液体中悬浮, ∴ρ乙=ρ球,F乙=G球 ∴ρ甲>ρ乙,F甲=F乙。 故选B。
2.【答案】C 【解析】
解: 由题知,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F浮=G排=G溢=3N, 由于G物=5N,则F浮<G物, 所以物体在水中下沉,当静止时,物体沉底。 故选:C。 由题知,从装满水的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可求溢出水的重(物体排开的水重),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再和物体重比较,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会上浮或下沉。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认真审题(将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杯中)得出G排=G溢是本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
解:(1)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根据漂浮和悬浮条件可知:F浮甲=G甲,F浮乙=G乙,由于两球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所以浮力相等,故AB错误; (2)由F浮=G排=ρ水gV排可得,V排相同,所以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已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则其重力相同。漂浮和悬浮都有F浮=G排,由此公式变形可推出两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 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浮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用好漂浮和悬浮条件,灵活运用公式进行判断。
4.【答案】C 【解析】
解:物体悬浮,说明它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当分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后,每一块所受的浮力仍等于各自受到的重力,所以仍悬浮,答案C符合题意。 故选:C。 悬浮的物体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同时,物体的密度也等于液体的密度,因为物体的质地均匀,所以分成两块后,其密度不变,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依然是相等的,当然还会悬浮着。 质地均匀的物体,在分割后,质量和体积同时改变,但其密度不变,因此,每一块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不变,浮沉状态就不会变。
5.【答案】A 【解析】
解:由图知,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 v甲<v乙<v丙=v丁, ∵F浮=ρ水v排g, 四个球受到的浮力: F甲<F乙<F丙=F丁。 故选:A。 由题知,四个小球的体积相同,根据图示得出四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出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能从图中得出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是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
解:由F浮=ρ液gV排得,ρ液=/,由A知,浮力相等,在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所以甲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B错误;A正确; 因为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所以CD错误; 故选:A。 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进行分析; 根据ρ液=/进行判断; 此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及液体密度的比较,需掌握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根据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即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不变得出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
7.【答案】C 【解析】
解:A、漂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A错误; B、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若卷成团,则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 若把它做成空心的,则它的重力没变,由于体积变大,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故B错误; C、气球中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球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漂浮在空中.故C正确; D、原来潜水艇悬浮,浮力等于重力,若水舱中水位在上升,则重力应大于浮力,则潜水艇下沉,故D错误. 故选C. (1)物体漂浮时处于平衡状态,浮力与重力相等; (2)要掌握浮力中空心问题,知道将物体做成中空的可以通过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 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关键是力和所受浮力之间的关系(或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空心问题就是通过增大排开的液体,从而增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8.【答案】改变自身重力;小于 【解析】
解:(1)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F浮=ρ水v排g,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海水排出,潜水艇自重G减小,当F浮>G时,潜水艇上浮; 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G增大,当F浮<G时,潜水艇下沉; 当F浮=G时,潜水艇悬浮,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由此可见,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2)因为潜水艇潜行(在水面下航行),所以v排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从江水到海水,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浮力变大;即F1<F2; 故答案为:改变自身重力;小于。 (1)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然后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是怎么上浮或下沉的。 (2)因为潜水艇潜行(在水面下航行),所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从江水到海水,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浮力变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潜水艇是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典型应用,应理解它们原理的,明确它悬浮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10;下沉 【解析】
解: ①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G排=10N; ②物体的重力为G=20N,受到的浮力为F浮=10N,即F浮<G,所以下沉。 故答案为:10;下沉。 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②物体的浮沉条件是:F浮>G,上浮;F浮<G,下沉;F浮=G,悬浮。 此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物体的浮沉,决定于浮力和重力两者的大小关系,与物体的形状,液体的多少,物体所在的深度没有关系。
10.【答案】下沉;不变 【解析】
解:∵轮船漂浮, ∴F浮=G, ∴轮船受到河水和海水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 即:ρ液gv排=G, 设海水和河水的密度ρ1和ρ2,轮船排开海水和河水的体积为v1、v2, ∵ρ1>ρ2. ∴轮船排开水的体积: v1<v2, ∴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大,轮船将下沉一些. 故答案为:下沉;不变. 轮船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 得出了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知道河水和海水的密度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排开河水和海水体积的大小关系,进而得出是上浮、还是下沉.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知道轮船漂浮(F浮=G)是解此类题目的突破口,利用好阿基米德原理是关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