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时
1
课题
3.1.1 确定位置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理解用一对数表示物体在平面内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在现实生活中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重点
理解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难点
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环节
说明
备注
教
学
内
容
复
习
回
顾
如图所示数轴中:A点表示______;B点表示______.
2.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_______个数据.
新课
导入
思考: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如:确定学校、家庭的位置、城市的位置等,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为什么要确定位置,掌握确定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
程
讲
授
探究1 :去电影院看电影需买票,如果你买的票是6排3号:
(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
(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
说明: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室座位进行教学。
行列定位法:用表示行、列的一对有序实数对(a,b)来确定位置.
注意:同样的两个数据若顺序不同,则表示的位置 不同 .
探究2:以下是某超市的平面示意图:
1
2
3
4
A
收银台
收银台
收银台
收银台
B
酒水
糖果
小食品
熟食
C
儿童服装
化妆品
体育用品
蔬菜
D
入口
服装
家电
日用杂品
已知“小食品”在B3区,你能表示出“体育用品”位置吗?
“儿童服装”的位置是: ; “熟食”的位置是: ;
“家电”的位置是: ; “糖果”的位置是: ;
“酒水”的位置是: ; “入口”的位置是: ;
区域定位法:在地图中常用 东西 方向和 南北 方向的直线将地图分成不同的区域。
说明:将上表的各行、各列看成经纬度,得出一下结论:
经度和纬度定位法:常用 经度 和 纬度 两个数据确定位置.
探究3:右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图中1厘米表示20海里).对我方舰艇来说:
北偏东40°的方向上有哪些目标?
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距我方潜艇20海里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4)请你表示敌舰A,B,C的位置?
方位角和距离定位法:用 方位角 和 距离 两个数据确定位置.
想一想:1.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方位角定位法(详见课本P56)
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 一 个数据;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 两 个数据.
以现实的生活情景导入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序数对法,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主动地从事观察、猜测、测量、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真正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题及练习
详见导学练
小结
1.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确定位置的方式.
(1)行列定位法;(2)区域定位法;(3)经度、纬度定位法;
(4)方位角和距离定位法;(5)方位角定位法。
2.结论:
在直线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及疑难解答
《课堂精练》及课本P56-P57的课后练习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