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练习第二课时
一、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谴责(qián qiǎn) 俗语(sú shú)
猛涨(zhànɡ zhǎnɡ) 间(jiàn jiān)隔
协调(diào tiáo) 人影绰绰(chāo chuò)
落脚(là luò) 相背(bèi bēi)
二、我会补充词语。
山洪( )( ) 溪水( )( )
( )( )有序 人影( )( )
( )( )而行 ( )( )当然
三、 给句子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无论……只要……就…… 如果……就…… 只要……就……
1.(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
2.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 )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 )是有心人,( )能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
四、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飞机在飞行。(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仿照例子,补充句子。
例: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一只小小的风筝,联结着_______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
六、按要求给下面句子分类。(填序号)
A.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B.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轻快的音乐。
C.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D.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
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搭石表现出的音乐美:________
(2)搭石表现出的画面美:________
(3)搭石表现出的心灵美: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九点,那端才传来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老王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潮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地说:“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说:“知道了,知道了。”说完就放下电话。
老王刚准备再拨过去,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的,声音有点儿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到寒潮,你加了衣服没有?”寒风阵阵,穿过窗户的缝隙吹进室内,老王还来不及答话,打了一个大喷嚏。
母亲听到儿子的喷嚏声可急了 □ 已经感冒了吧 □ 怎么这么不听话 □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 絮絮叨叨,从他七岁时的“劣迹”说起。老王赶紧截住母亲的话:“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呀?”老人回答道:“雪还在下呢!”
老王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却忘了匀一些给住在北风起处的故乡的已经年过七旬的老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愣。
1.给第四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急忙——( ) 到达——( )
3.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老王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的儿子. ( )
A.拉 B.牵涉 C.挂念
4.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填序号)
A.母亲的电话 B.父亲的唠叨
C.牵挂 D.电话
5.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搭石》练习第二课时答案
一、在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qiǎn sú zhǎnɡ jiàn tiáo chuò luò bèi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
二、我会补充词语。
暴发 猛涨 协调 绰绰 相背 理所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
三、选词填空。
1.如果……就……
2.无论……只要……就
3.只要……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小海。
飞机在天空中平稳地飞行。
一只小小的风筝,联结着___小伙伴的梦想__,也联结着__他们的希望__。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改病句、扩句和仿句的掌握和运用。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C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六、按要求给下面句子分类。(填序号)
1. B 2. C 3. A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
课外阅读。
1.“ ? ? !”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
2.急忙——(赶紧)到达——(抵达)
解析:本题考察了同学们的细心程度,要求是从文中找,就不能自己随便写出,同时又督促同学们为了寻找词语再读一遍文章,加强理解。
3.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总词语的理解和掌握。“牵挂”表述的是一种情感,A选项表示的是动作,B选项这个词后面多跟着一定的范围,所以选择C,或者,你也可以将选项词与划线词互换,既然是解释,那么当把正确选项套入句子里时,这个句子仍然行得通。
4.C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给短文加题目,我们可以采用简单的排除法,这篇短文讲的并不单是母亲的电话或父亲的唠叨,所以排除前两项,而通过读课文问我们能知道,虽然文中的人物都是通过电话来联系的,但是贯穿全文的始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牵挂之情,所以,这一题选第三项。
5.略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此时以对短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文中人物的言行,已有所感触,让学生对“老王”说几句心里话,学生有感而发,对学生也是一次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