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上物理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八上物理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8 16:4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今年“六一”儿童节,杨杨成为了一名少先队员,当杨杨戴上红领巾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将(  )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大小不变??????????????????????????D.?远离穿衣镜
2.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在甲图中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C.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D.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3.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B.?4m???????????????????????????????????????C.?5m???????????????????????????????????????D.?6m
4.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m处,能清晰的看见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当他向平面镜前进2m后,他与平面镜中像间的距离(?? )
A.?3m??????????????????????????????????????B.?4m??????????????????????????????????????C.?6m??????????????????????????????????????D.?10m
5.小光同学在游泳池边上,举着一块写有“上“字的牌子,当水面平静时,站在小光身边的小钟同学看到在水中的牌子上的情景是(  ) ?
A.??????????????????????????????B.??????????????????????????????C.??????????????????????????????D.??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
7.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向平面镜走近0.5m时,她与平面镜中像之间的距离为(  )
A.?0.5m?????????????????????????????????????B.?1m?????????????????????????????????????C.?0.5m?????????????????????????????????????D.?2m
8.晚上,小科在教室里通过窗玻璃看到自己的像,而且室内灯光越亮像就越清晰,下列对该像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成的像是实像??????????????????????????????????????????????????B.?室外越亮像就越清晰 C.?像的形成原因是光的反射????????????????????????????????????D.?人越靠近窗玻璃像就越大
9.下列关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 (?? )
A.?镜中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镜中的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C.?物体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变小?????????????????????????D.?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二、填空题
10.如图所示,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M的位置应放置一块________(选填“玻璃”或“镜子”),蜡烛在M中所成像的位置应在图中的________处(选填“甲”、“乙”、“丙”或“丁”).如何判断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请你说说区分的方法:________.
11.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则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2.某水池中水深为1.5m,池边的路灯高出水面5m路灯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m
1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 ?________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_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
1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________的位置,同时还说明?________;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
15.物体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小明说:“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你能用实验证明上述说法是正确的吗?请简述你的实验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从而确定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
17.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_______? v.(填“>”、“=”或“<”)
(2)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18.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小明在玻璃屏蔽门后所成的像与广告牌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2)记录________的位置;
(3)量出小明的位置与________的距离;
(4)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选填“秒表”或“刻度尺”)
(5)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之一)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靠近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当杨杨穿着新衣服走近穿衣镜时,他在穿衣镜中的像大小不变.故AB错误,C正确; 在平面镜中所成像与成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杨杨走近穿衣镜时,与穿衣镜的距离变小,像与平面镜的距离变小,即穿衣镜中的像将靠近穿衣镜,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距玻璃板4cm,蜡烛A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4cm,则蜡烛B与玻璃板相距4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A不符合题意; B、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挡光板,则能看见物体的像A′,无法看到物体B.B不符合题意; CD、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 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3.【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像离平面镜的距离应为3m,所以可知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3m+2m=5m,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4.【答案】C
【解析】【解答】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5m,当他向平面镜前进2m后,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该同学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所以该同学和像之间的距离是6m,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进行判断.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于小钟是站在小光身边看水中的像,则像属于镜面反射,作图可知 ①分别过A、B、C、D、E、F各点作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C′、D′、E′F′; ②用虚线连接A′B′,E′C′,F′D′,就是“上”在平面镜中的像. 作图如下: 故选B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6.【答案】B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和C不对,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D不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可解答此题. 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他向镜子走近0.5m时,人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是1m-0.5m=0.5m,人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0.5m,则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是0.5m+0.5m=1m. 故选B.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小科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是平面镜成像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室内灯光越亮,反射的光线越强,像也就越清晰.故选C.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平面镜成像现象,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9.【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对选项A、C、D进行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对选项B进行分析.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是实像,故本选项错误; B、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本选项错误; 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故本选项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知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目就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解答时通过题目分析判断排除即可获得答案.
二、填空题
10.【答案】玻璃;乙;用白纸放在乙位置看有无像(其余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关于平面镜的对称,只有乙符合要求;在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观察白纸是否能接到像;因为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实验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玻璃;乙;用白纸放在乙位置看有无像(其余合理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掌握情况。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1.【答案】虚;6;漫
【解析】【解答】(1)光亮的瓷砖地面相当于平面镜,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属于平面镜成像,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到地面的距离为6m,则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 (3)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虚;6;漫. 【分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
12.【答案】反射;5
【解析】【解答】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当路灯高出水面5m时,路灯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是5m. 故答案为:反射;5. 【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
13.【答案】8;5;不变
【解析】【解答】解:①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距为4m,则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也为4m,所以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4m+4m=8m; ②他以1m/s的速度在垂直平面镜的方向上走近平面镜时,1.5s后走的路程为s=vt=1m/s×1.5s=1.5m,人和像的距离为8m﹣3m=5m; ③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他与平面镜的距离改变,但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8;5;不变.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来分析此题. 
14.【答案】墨水瓶A的像;大小相等;折射;2;不合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是一个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仅凭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解析】【解答】解:用完全相同的物体代替,这种实验方法叫等效代替法,实验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原物体大小相等.测量结果表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墨水瓶A的像的位置. 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由于光的折射,光线透过玻璃板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 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这样测量误差越小.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是一个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仅凭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故答案为:墨水瓶A的像;大小相等;折射;2;不合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是一个普遍规律,需要多次测量,仅凭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 【分析】(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这种实验方法叫等效代替法,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关键问题是利用玻璃板的透光性,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成两个像,两个像的位置越近,测量误差越小. (4)物理实验中要求多次测量,才能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三、解答题
15.【答案】解: 实验器材: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于桌面放置; ②玻璃板的前面放置蜡烛A,点燃; ③在玻璃板的后面放置蜡烛B,前后移动B,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的位置; ④标记下A的位置、和B的位置、玻璃板的位置; ⑤用刻度尺量出A与玻璃板的距离,B与玻璃板的距离,比较.
【解析】【分析】本题是实验设计题,验证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如果能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距离,进行比较即可,而测像与镜面的距离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大小是否相等 (2)B蜡烛;像的位置;差一些 (3)玻璃板未放正 (4)靠近;不变 (5)不能;虚
【解析】【解答】(1)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的;(2)由于玻璃板是透光的,所以能够看到B蜡烛,也就是A蜡烛所成像的位置,但是这个像的清晰度稍差一些;(3)当玻璃板所放的位置不正时,B蜡烛与A蜡烛所成的像就无法完全重合;(4)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5)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个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故答案为:(1)大小是否相等;(2)B蜡烛;像的位置;差一些;(3)玻璃板未放正;(4)靠近;不变;(5)不能;虚. 【分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用两支蜡烛研究像和物体的关系,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方便确定像的位置,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成的像是虚像.
17.【答案】(1)= (2)虚像 (3)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解析】【解答】解:(1)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 (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故本题答案为:=,虚像,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分析】(1)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测量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这两个距离是相等的; (2)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玻璃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
五、综合题
18.【答案】(1)在 (2)自己的站位 (3)玻璃屏蔽门 (4)刻度尺 (5)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解析】【解答】根据物体和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和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时,小明与门的距离和广告牌与门的距离相等,用刻度尺测出小明与门的距离即可知道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在。(2)自己的位置。(3)玻璃屏蔽门。(4)刻度尺。(5)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的是“等大,等距,对称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