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升华和凝华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事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放热的(??? )
A.?初春,积雪熔化??????????????????????????????????????????????????B.?夏天,洒在室内地面上的水不见了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了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薄雾缭缈C.?秋天,露水晶莹??????????????????D.?冬天,霜打枝头
3.下列自然现象与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升华?????????????????????????B.?炎热的夏天,积水干涸﹣﹣液化C.?深秋的早晨,“雾淞”晶莹﹣﹣凝华??????????????????D.?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熔化
4.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
5.以下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出现的一些有关物理现象,其中理解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丸变小C.?用铁水浇铸工件??????????????????????????????????????????????????D.?冬天,洗热水澡时室内玻璃面变模糊
7.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升华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的甘露C.?严冬,冰雕逐渐变小??????????D.?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8.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 )
A.?肉中的水会结冰????????B.?库内的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肉中的冰会熔化????????D.?肉中的水会蒸发
二、填空题
9.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________,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_,而直接就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 ?________
10.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11.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
12.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
13.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会逐渐减少,这个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北方的冬天早上,玻璃窗上会结一层冰花,那冰花在户内还是户外?为什么?
15.家庭用的白炽灯,用了很久以后发现灯泡壁变黑,且在相同电压下工作时灯光比原来暗了(即实际电功率变小).请用相关物理知识说明其原因.
四、实验探究
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
(2)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五、综合题
17.据《北京晚报》报道:5月10日,阴天,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于雪不见了,你会提出怎样的猜想?
(2)简单解释你猜想的依据。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春天气温升高,积雪受热熔化,此过程需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发生了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不符合题意;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C符符合题意;冬天,室外冻冰的衣服变干,是由冰升华成水蒸气,需要吸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2.【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物态变化有六种类型: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初春的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雾,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炎热的夏天,积水由于蒸发而干涸,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C、深秋的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变成小冰晶,形成“雾淞”,这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寒冷的冬天,滴水凝固成冰,是水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以下知识答题: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B、霜是空气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冬天,千里冰封,水变成了冰,发生的是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5.【答案】C
【解析】【解答】A、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A不符合题意;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符合题意;D、雪是高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要理解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A、湿衣服上含有很多的水分,变干就是变为了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B、樟脑丸是固态的,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C、铁水是液态的,工件是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D、洗澡间室内玻璃面变模糊是因为玻璃面上有一些小水滴,是由洗澡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清晨的甘露,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B错误;C、严冬,冰雕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故C正确;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D错误;故选C【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冻肉出库时,肉上会有一层白霜,它是由库内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故选B.【分析】冻肉出库时,肉上有一层霜,通过分析这层霜是怎样形成的来判断.
二、填空题
9.【答案】熔化;升华;凝固;凝华
【解析】【解答】解:(1)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变成液态发生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升华;(2)碘的蒸气没有变成液态发生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熔化;升华;凝固;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10.【答案】升华
【解析】【解答】解:樟脑丸不见了,是由于固态的樟脑球直接升华为气态; 故答案为:升华.【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11.【答案】室内;凝华
【解析】【解答】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冰花”是固态,是由室内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而成的.北方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答案为:室内;凝华.【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冰花”是固态,是由室内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而成的.
12.【答案】室内;凝华
【解析】【解答】解:北方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有的“冰花”,是固体的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答案为:室内;凝华.【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冰花”是固态,是由室内的水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而成的.
13.【答案】升华
【解析】【解答】解:加碘食盐开袋后一段时间,碘含量减少,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答案为:升华.【分析】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
三、解答题
14.【答案】解:北方冬天晚上外面的温度较低,窗户玻璃的温度比室内空气的温度低,室内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 会在玻璃的内表面凝华变成固态的冰,形成冰花,冰花在户内
【解析】【分析】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而成的.
15.【答案】解:灯丝受热升华,会有一部分固体以气体的形式上升到灯泡的内壁,遇冷凝华,凝华后的物质附着在白炽灯壁上,所以灯泡壁上发黑,灯丝升华后,灯丝变细,电阻变大,电压不变的时候,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所以长时间使用的电灯会变暗.故答案是:由于灯泡使用时间长灯丝不断发生升华和凝华;因而灯泡壁发黑且灯丝变细,灯丝的电阻变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灯的功率变小,所以灯泡变暗.
【解析】【分析】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对物体的升华要有所了解,同时针对白炽灯的升华要结合到所学的电学知识了解为什么会变暗.
四、实验探究题
16.【答案】(1)碘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2)升华
【解析】【解答】(1)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100℃,而碘的熔点是113.5℃,所以碘在100℃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2)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故答案为:(1)碘的熔点高于水的沸点;(2)升华.【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五、综合题
17.【答案】(1)猜想:雪发生了升华现象,即由固态的雪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掉了。(2)依据:当时的气温低(约-15℃),不能达到雪的熔点,所以雪不会熔化。“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也证明了雪没有变成水。
【解析】【解答】因为当时气温约为-15℃,低于冰的熔点,雪不具备熔化条件,而且沙地干爽,也就是说没有水,所以不可能是熔化,所以雪只能是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散发到空中去了,因此雪发生了升华现象.【分析】雪不见了只有发生熔化或升华两种现象的可能,而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不断吸热。由于当时气温低于雪的熔点,所以不可能是熔化,因此是升华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