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某些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温?????????????????????????????????????B.?密闭?????????????????????????????????????C.?摊开?????????????????????????????????????D.?通风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在冰箱里?????????????????????????B.?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3.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烧开了,揭开锅盖看到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B.?水沸腾了,只要不断地加热,水的温度就可以不断地升高C.?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温度高D.?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一种方法
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B.?用敞口的锅烧水,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C.?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燃烧,甚至引起爆炸D.?蜡、冰、铁都是晶体
7.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8.夏天,打开冰箱门,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冰箱中的水蒸气冒出???????????????????????????????????????????B.?冰箱中的霜升华而成的水蒸气C.?冰箱中的水遇到高温汽化而成的水蒸气???????????????D.?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9.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 如图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 )
A.?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10.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会看到当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有许多“白气”涌出。下面关于此“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箱内原有的白色气体???????????????????????????????????????B.?冰箱内的制冷液蒸发出的气体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D.?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到室内的热空气而升华成的雾
二、填空题
11.使液体汽化的两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_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下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_______?.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3)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________?(铁圈M或铁夹N)的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如下的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丙a,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5)小强实验时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在水的质量、加热条件不变时,他所作的实验图象应该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
13.测量空气湿度的“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__,因此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的示数?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__,空气湿度?________
1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________?
94
96
98
98
98
98
①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上面的表格内.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________?(“升高”、“不变”或“降低”).
15.有一种火锅叫做“鸳鸯火锅”,它是将同一锅隔成相等的两半,一半加的是清汤,一半加的是麻辣红油汤,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当两边的汤汁量和初温基本相等时,总是加?________汤的一边先沸腾,这是因为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导致这边?________,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其道理是?________,同样条件下,重庆火锅煮出的食物比武汉火锅煮出的食物鲜嫩,这是因为重庆火锅的沸点比武汉火锅的沸点?________。
三、解答题
16.一天下午,天气突然变得阴沉,九年一班的同学们正在教室上课,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了许多雾水,但是隔壁无人上课的物理实验室玻璃上的雾水却不明显,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__。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请在如图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
18.图甲是“观察水沸腾现象”实验,图乙“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
(1)图甲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2)图丙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80℃是该物质________点,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或“=”)CD比热容。
(3)若甲、乙两实验使用的酒精灯完全相同,则两实验中“被研究的物体”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在进行乙图所示实验时,发现加热20min后,被研究物质的温度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_______。
五、综合题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液态氮?? 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原来是一辆满载液态氮的大货车发生事故。导致氮气泄漏。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cm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
(1)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车罐里液态氮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
(2)车罐内液体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________?
(3))根据所学的物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说明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要减慢水分的蒸发,就要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采取措施。A、升温,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错误;B、密封,将液体与外界隔绝,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正确;C、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D、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
?【解答】A、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减慢了蔬菜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放在冰箱中,降低了蔬菜的温度,从而减慢蒸发;B、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从而加快了蒸发;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升高了水上水分的温度,加快了头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D、喝开水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要吸热,从而降低了开水的温度.故选A.
【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减慢蒸发,就要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若液体的温度升高、液体的表面积增大、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则会加快蒸发.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水缸中的水蒸发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A错误B、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B正确C、水缸中的水汽化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C错误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固体冰,不会是液态的水.故D错误.故选B.【分析】从水缸外表面小水珠的形成去入手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4.【答案】A
【解析】【解答】在本题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选A。【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速。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A错误;B、水沸腾后,再加热,温度也会保持不变;故B错误;C、100℃的水蒸气和100℃的水温度都是100℃,它们的温度相同,故C错误;D、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法,故D正确.故选D.【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4)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6.【答案】A
【解析】A、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身上的水吸收热量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冰、铁是晶体,蜡属于非晶体.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水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A不符合题意;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控制了蔬菜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B不符合题意;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控制了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C不符合题意;D、将洗过的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加快蒸发,就是从提高温度、增大液体面积和加快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8.【答案】D
【解析】【解答】打开冰箱门后,常常看到很多“白气”,“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或靠近冰箱时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故选D.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根据液化的相关知识来解答.此题考查了液化现象,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9.【答案】C
【解析】【解答】因为冰块的温度较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因为热水的温度较高,上分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所以,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的掌握情况。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形成的。
10.【答案】C
【解析】
【分析】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物态变化,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在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形成的,不是蒸发、升华现象,故A、B、D错、C正确.故选C.
【点评】生活中的“白气”:冬天早晨人呼“白气”、冬天水开了冒“白气”、夏天冰棒冒“白气”等都属于液化现象.
二、填空题
11.【答案】蒸发;沸腾;降温;压缩体积
【解析】【解答】解:使液体汽化的两种方法蒸发、沸腾;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温、压缩体积(加压)。故答案为:蒸发,沸腾,降温,压缩体积。【分析】汽化有两种:蒸发、沸腾,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沸点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化有两种:降温、压缩体积(加压),气体遇冷时可以发生液化,若气体的温度不变可以采用压缩体积(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12.【答案】水银;82;铁圈M;D;吸收;不变;b
【解析】【解答】解:(1)由的沸点在100℃左右,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应选择水银温度计;(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82℃;(3)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M的高度,水沸腾后为使实验结果的更加准确可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故D正确;(4)从图象可知,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其他条件不变,只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从初温到达沸点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需要的时间越长;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跟水的质量无关,沸点不变,与a相同,所以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为b.故答案为:(1)水银;(2)82;(3)铁圈M;D;(4)吸收;不变;(5)b.【分析】(1)根据水银和酒精的沸点可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柱位置读数;(3)因为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水沸腾后为使实验结果的更加准确,可以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4)液体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5)水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去掉图乙烧杯上方的盖子,从相同的初温到达沸点的时间越长,沸点不变.
13.【答案】吸热;低;少;小
【解析】【解答】解:玻璃泡用湿布包着的温度计,湿布上的水分蒸发时,从温度计上吸收热量,使温度计的示数降低,包湿布的温度计示数比另一个的示数小;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时,越潮湿,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慢,温度下降的较少,干、湿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小;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低时,越干燥,湿泡温度计上的水分蒸发较快,温度下降的较多,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较大.故答案为:吸热、低、少、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蒸发是汽化现象,以及蒸发吸热.
14.【答案】92;;98;不变
【解析】【解答】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①零刻度在温度计的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92℃.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③从图象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分析】考查沸腾现象。
15.【答案】麻辣红油??;热量散失少;沸腾吸热温度不变;低
【解析】【解答】解;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及液体种类.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使麻辣红油汤蒸发慢,蒸发慢热量散失少,所以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辣红油汤升温快,先沸腾;2、当汤汁沸腾后,液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吸收的热量只是用来转化为汽化热,即沸腾吸热温度不变,所以当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这样与大火加热的效果几乎完全相同,并且节省燃料;3、海拔越高,液体的沸点越低,因为重庆海拔比武汉海拔高,重庆火锅比武汉火锅沸点低,所以同样条件下,重庆火锅煮出的食物比武汉火锅煮出的食物鲜嫩 。故答案为:麻辣红油 , 热量散失少,? 沸腾吸热温度不变, 低 。
三、解答题
16.【答案】天气变阴,气温降低,窗户上的玻璃温度降低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的内表面,而隔壁的物理实验室由于没有同学呼出的大量水蒸气,所以玻璃上液化现象并不明显
【解析】【解答】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液化是放热的,所以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容易液化.天气变阴,气温降低,窗户上的玻璃温度降低,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的内表面,而隔壁的物理实验室由于没有同学呼出的大量水蒸气,所以玻璃上液化现象并不明显.【分析】雾水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而水蒸气液化的条件通常是“遇冷”,即降低其温度.所以解决此题的关键要从是否有大量的暖的水蒸气入手.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1)④②③①(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3)(4)水沸腾时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解答】(1)因为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合理的顺序是先放好酒精灯,由酒精灯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和石棉网的位置,接着安放好装水的烧杯,根据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最后安装温度计。因此合理的先后顺序是④②③①。(2)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在水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3)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下:;(4)分析图象可知,水在第2min时,温度达到99℃,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此可得出水沸腾时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分析】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温度示数的变化在图像中描点.
18.【答案】(1)89(2)乙;熔;<(3)不相等(4)被研究物质的温度达到水的沸点了
【解析】【解答】(1)温度计的读数是89℃;(2)沸腾和熔化过程,温度都可能不变,沸腾是一直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图丙是乙的温度时间图像。80℃是该物质的熔点。AB段物质温度上升快,比热容小;(3)酒精灯完全相同,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4)从温度时间图像看,物质的温度达到100℃,到了水的沸点,不能继续吸热升温.故答案为:(1)89;(2)乙;熔;<(3)不相等;(4)被研究物质的温度达到水的沸点了.【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是89℃,根据题目图读数即可;(2)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沸腾是一直不变,熔化结束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3)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4)物质的温度达到100℃,到了水的沸点,不能继续吸热升温,根据图像分析.
五、综合题
19.【答案】(1)液化(2)液态氮在漏出后,迅速汽化成氮气而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即是“白烟”(3)“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氮水泄漏后立即汽化,而无液体流到地上;“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液氮具有快速制冷效果而非氮气;
【解析】【解答】(1)车内压强比较大,气态氮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到了车内液化成氮水,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是减小了氮气的体积,便于运输;(2)液态氮在漏出后,迅速汽化成氮气而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即是“白烟”;(3)“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凝固”:氮水泄漏后立即汽化,而无液体流到地上;“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液氮具有快速制冷效果而非氮气。【分析】(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2)“白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3)汽化吸热具有制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