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5 16:10:55

文档简介

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教学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重点)
2.会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解决相关问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已知某面粉厂加工出4000吨面粉,厂方决定把这些面粉全部运往B市.
所需要的时间t(天)和每天运出的面粉总重量m(吨)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你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形象地画出这个函数关系的图象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类型一】 判断反比例函数所在的象限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  )
A.第一、二象限 B.第二、三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
解析:因为k=-6<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故选D.
  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是由两支曲线组成的.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当k<0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
【类型二】 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确定k的取值范围
若双曲线y=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
C.k= D.不存在
  解析: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则必有2k-1<0,解得k<.故选B.
  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位置由k的符号确定.
【类型三】 实际问题的反比例函数图象
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则这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长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
解析:本题是一道有关反比函数的实际问题.已知长方形的面积是8,两邻边的长分别是x,y,所以x·y=8,即y=,所以此函数属于反比例函数.而长方形的任意一边的长度都必须大于0,故x的取值范围是x>0.由k>0且x>0可知,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内,故选D.
  方法总结:在解决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关的实际问题时,因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限制,常只有一个分支或一个分支中的部分曲线段符合题意.
探究点二: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b与y=(ab≠0)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在A、B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ab>0.而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在A中,a>0,b<0,矛盾;在B中,a<0,b>0,矛盾.在C、D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ab<0.再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在C中,a<0,b>0,符合题意;在D中,a>0,b>0,矛盾,故选C.
  方法总结:在每个选项中可先由一个函数图象的位置得出a、b的符号情况,然后在另一个函数图象上检验,若无矛盾,则此选项正确,否则就是错误的.
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3x+m的图象相交于点(1,5).
(1)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解:(1)∵点(1,5)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
∴5=,即k=5,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又∵点(1,5)在一次函数y=3x+m的图象上,
∴5=3+m,即m=2,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2;
(2)由题意,联立
解得或
∴这两个函数图象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列表、描点、连线,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逐步明确研究函数的一般要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具体展现了反比例函数的整体直观形象,为学生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思维活动的空间.
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重点)
2.能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所提供的两组数据描绘出相应的反比例函数图象.
x
-6
-3
-2
-1
1
2
3
6
y
-1
-2
-3
-6
6
3
2
1
x
-6
-3
-2
-1
1
2
3
6
y
1
2
6
6
-6
-3
-2
-1
  观察这两个图象,试着求出它们的解析式,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关系?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类型一】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以是(  )
  A.-1 B.0 C.1 D.2
  解析: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知,该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内,所以该函数的比例系数1-k<0,解得k>1.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
  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都是由比例系数k的符号决定的;反过来,由双曲线所在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也可以推断出k的符号.
【类型二】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三点(x1,y1),(x2,y2),(x3,y3),若x1>x2>0>x3,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y3>y1>y2 B.y3>y2>y1
C.y1>y2>y3 D.y1>y3>y2
解析:本题方法较多,一是根据x1,x2,x3的大小即可比较;二是画出草图,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比较;三是利用特殊值法.
(方法一)比较法:由题意,得y1=-,y2=-,y3=-,因为x1>x2>0>x3,所以y3>y1>y2.
(方法二)图象法: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y=-的草图,描出符合条件的三个点,观察图象直接得到y3>y1>y2.
(方法三)特殊值法:设x1=2,x2=1,x3=-1,则y1=-,y2=-1,y3=1,所以y3>y1>y2.故选A.  方法总结:此题的三种解法中,图象法形象直观,具有一般性;特殊值法最简单,这种方法对于解答许多选择题都很有效,要注意学会使用.
探究点二:反比例函数图象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如图,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x0,y0),则k的值为    .
  解析:∵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为1,且BA⊥y轴.又∵点B(x0,y0)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一点,则有S正方形OABC=|x0y0|=|k|,即1=|k|.∴k=±1.又∵点B在第二象限,∴k=-1.
  方法总结:利用正方形或矩形或三角形的面积确定|k|的值之后,要注意根据函数图象所在位置或函数的增减性确定k的符号.
三、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全面观察和比较,发现函数自身的规律,概括反比例函数的有关性质,进行语言表述,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在相互交流中发展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