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4.3 小数加、减法计算练习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4.3 小数加、减法计算练习教案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6 16: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数加法和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50~51页练习八7~12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难点: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通过前两课的教学,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自己也拥有了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
9.2-6= 0.83-0.5= 2+2.8=
3.4-3.1= 3.6+2.4= 0.73-0.23=
(1)学生独立完成
(2)校对(指名报答案)
(3)谁来说,这几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1:第1题,减数6在个位,要用9.2个位上的9去减,而不能用十分位上的2去减;
生2:第2题,0.5的5在十分位上,要用0.83十分位上的8去减,而不能用百分位上的3去减。第3题,第一个加数2要和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2相加,而不能和十分位上的8相加。
小结:这三题都有一个相同的注意点,就是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而不是末尾对齐。
生3:第4题的得数是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不能漏写整数部分的0;后两题的得数是末尾有0的小数,要化简。
竖式计算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寻找错例)
(2)校对(指名讲解计算过程及注意点)
生1:第1题,得数是小数时,末尾有0的要化简。
生2:第3题,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可以在被减数的末尾添“0”,再减。
生3:第4题,被减数14是整数,减数3.9是一位小数,可以把14看作14.0(先点小数点,再添0),再减。
小结:看来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要特别注意“0”(板书)。
过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点同学们已理解得很透彻,接下来,我们来解决一些与小数有关的用加、减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二、综合运用
1.(出示第10题)一个体温表的测量范围在35~42℃,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这张表就记录了一个病人0~24时的体温记录。
集体展示:
哪个组来汇报?
引导发现:这三个问题都是求(两个数的差),但所需要的条件却不同,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
2.(出示水果图)
老师整理了这三个水果的价钱、质量和高度的相关数据
按下面的要求进行活动
集体交流:
第一组,(1)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一共多少元?2.73+1.9=4.63(元)
(2)一个苹果和一个桃子一共多少元?2.73+2.85=5.58(元)
(3)一个梨和一个桃子一共多少元?1.9+2.85=4.75(元)
(4)三种水果一共多少元?2.73+1.9+2.85=7.48(元)
(5)一个苹果比一个梨多多少元?2.73-1.9=0.83(元)
(6)一个苹果比一个桃子少多少元?2.85-2.73=0.12(元)
(7)一个梨比一个桃子少多少元?2.85-1.9=0.95(元)
第二组:(1)一个梨高多少厘米?7.95+0.85=8.8(cm)
(2)一个桃子高多少厘米?7.95-1.5=6.45(cm)
(3)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一共高多少厘米?7.95+(7.95+0.85)=16.75(cm)
(4)一个苹果和一个桃子一共高多少厘米?7.95+(7.95-1.5)=12.4(cm)
(5)一个梨比一个桃子高多少厘米?(7.95+0.85)-(7.95-1.5)=2.35(cm)
(6)一个梨和一个桃子一共高多少厘米?(7.95+0.85)+(7.95-1.5)=15.25(cm)
第三组:(1)一个梨重多少千克?0.23+0.059=0.289(kg)
(2)一个桃子重多少千克?0.289-0.16=0.129(kg)
(3)一个梨和一个桃子一共重多少千克?0.289+0.129=0.418(kg)
(4)一个苹果和一个梨一共重多少千克?0.23+0.289=0.519(kg)
(5)一个苹果和一个桃子一共重多少千克?0.23+0.129=0.359(kg)
(6)一个苹果比一个桃子重多少千克?0.23-0.129=0.101(kg)
过渡:同学们根据这三组条件提出了几十个用加、减计算的问题,在列式时要注意不能找错数字,当然也不能写错运算符号,如果一不小心写错了,要改正就麻烦了。
3.(出示思考题)
比如小力做的这道题,你能帮他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校对。
三、检测反馈
过滤:经过刚才的练习,对于“小数加、减法”同学们不仅计算更熟练了,还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相信接下来的检测大家一定会完成得又快又对。
板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