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章末检测卷: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章末检测卷: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6 21: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四氯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 ℃时可制得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发生的反应是4Na+CCl4C+4NaCl,这一成果被誉为“稻草变黄金”。对此反应的理解中有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 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C. 四氯化碳和氯化钠都属于盐
D.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 盐电离出的阳离子不一定有金属离子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该元素失去电子
C.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失去电子
4.单质X和单质Y反应生成X3+和Y2-,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3+是氧化产物,④X具有氧化性,⑤Y2-是还原产物,⑥X3+具有氧化性。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④⑤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5.将KSCN溶液加入到下列所指定的各溶液中,溶液不会显红色的是(  )
A. 加入足量的铁粉后的FeCl3溶液
B. 铁丝在足量氯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水溶液
C.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绿矾溶液
D. 加入新制氯水后的FeCl2溶液
6.在3Cl2+6KOH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
B. 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
C. 反应中每消耗3 mol Cl2,转移电子数为5NA
D. 被还原的氯气的物质的量是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的5倍
7.在一定条件下,KClO3与I2发生下列反应:2KClO3+I2===2KIO3+Cl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氧化性:I2>KClO3
C. 还原性:KClO3>I2
D. 还原剂为KClO3,氧化剂为I2
8.1 mol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理论上需要标准状况下的空气(假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  )
A. 5.6 L
B. 22.4 L
C. 28 L
D. 2.8 L
9.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中K+、Fe2+、SCN-、Br-可以大量共存
B. 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 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Ba2++3OH-===Fe(OH)3↓+BaSO4↓
D. 1 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10.向一定量铁、氧化铁、氧化亚铁的混合物中加入1 000 mL 0.1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是(  )
A. 11.2 g
B. 2.8 g
C. 5.6 g
D. 无法计算
1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于表彰首次剥离出单层石墨的科学家。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的石墨烯,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墨烯是碳单质
B.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C. 石墨烯中碳原子的化合价为+3
D. 石墨烯可导电,说明它是一种金属单质
12.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K+  Cl- SO
B. Na+ CO SO Cl-
C. Na+  Ba2+
D. Na+  H+ SO
13.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 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氧化
C.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 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14.硫酸铵在强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SO2、N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3
B. 2∶3
C. 1∶2
D. 4∶3
15.下列氢氧化物有还原性的是(  )
A. 氢氧化镁
B. 氢氧化亚铁
C. 氢氧化铁
D. 氢氧化铝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
16.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的浓度均为0.1 mol·L-1,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原FeCl3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按照下列操作分离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液并制取有关物质,图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剂X为_________;试剂Y为__________;固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操作M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混合溶液B中是否存Fe3+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亚铁盐、铁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现用铁屑与硫酸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已知:①4Fe2++O2+4H+===4Fe3++2H2O
②硫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图:

(1)首先,将铁屑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煮沸除油污,分离出液体,用水洗净铁屑。此步骤中,分离出液体的方法通常不用过滤,使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2)向处理过的铁屑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趁热过滤,得硫酸亚铁溶液。
①硫酸浓度应选择(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                   
A.浓硫酸 B.10 moL·L-1硫酸
C.3 moL·L-1硫酸 D.任意浓度硫酸
②温度宜控制在________,加热的同时需适当补充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中应保持__________1(填“<”、“>”或“=”)。
(3)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但形成复盐可稳定存在,如“摩尔盐”,即(NH4)2SO4·FeSO4·6H2O(硫酸亚铁铵),就是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操作后所得。
18.某氧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的硫酸亚铁。某同学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操作Ⅰ中配制溶液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以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反应①中加入足量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沉淀中SO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沉淀加热,冷却至室温,用天平称量坩埚与加热后固体的总质量为b1g,再次加热并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为b2g,若b1-b2=0.3,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坩埚的质量为42.6 g,最终坩埚与加热后的固体的总质量为45.8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认为上述方案的实验步骤太繁琐,他认为,只要将样品溶于水充分搅拌,加热、蒸干、灼烧称量即可测得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他的这个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19. A、B、C均为单质,其中A为用途广泛的金属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B与C反应后的产物E溶于水得无色酸性溶液。A、B、C之间的其他反应如图所示。

试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
(2)鉴别D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E→F+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F→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已知A是一种常见金属,F是一种红褐色沉淀。试根据图中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F、G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保存C溶液时要加固体A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5:CBCCA AACDB ABAAB
16.【答案】(1)2Fe3++Cu===2Fe2++Cu2+ 0.3 mol·L-1
(2) ①稀盐酸 浓硫酸 Fe(OH)3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加入 KSCN溶液,若变红则有三价铁,否则无三价铁
17.【答案】(1)倾析 (2)①C ②60 ℃左右 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③>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
18.【答案】(1)500 mL容量瓶 (2)2Fe2++H2O2+2H+===2Fe3++2H2O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NO3)2(或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沉淀洗涤干净 (4)继续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直到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5)80% (6)不可行
19.【答案】 (1)Cl2 FeCl3 FeCl2
(2)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表明含Fe3+
(3)①Fe+2H+===Fe2++H2↑
②2Fe2++Cl2===2Fe3++2Cl-
20.【答案】 (1)Fe FeCl2 Fe(OH)3 Fe2O3
(2)防止Fe2+被O2氧化
(3)①2Fe3++Fe===3Fe2+
②2Fe2++Cl2===2Fe3++2Cl-
③Fe3O4+8H+===2Fe3++Fe2++4H2O
(4)4Fe(OH)2+O2+2H2O===4Fe(O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