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科学入门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B.?火山爆发???????????????????????????C.?人工降雨???????????????????????????D.?候鸟迁徙
2.下图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 )
A.?爆炸性 ???????????????????????B.?易燃性 C.?毒性 ???????????? ??D.?腐蚀性
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
A.?????????????????????????????B.?????????????????????????????C.?????????????????????????????D.?
4.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C.????????D.?
5.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6.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162mm?????????????????????????????????B.?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37℃
C.?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 1kg????????????????????????????????????D.?人平静时的心率约是 75 次/min
7.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 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8.下列实验室的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
B.?为了获取药品性质,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C.?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D.?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9.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 45cm???????????????????????????B.?12.4cm???????????????????????????C.?12.35cm???????????????????????????D.?12.350cm
10.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180秒=180秒×1/60=3分?????????????????????????????????? ?B.?1.8米=1.8×1000 =1800毫米
C.?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11.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大
B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A.?A???????????????????????????????????????????B.?B???????????????????????????????????????????C.?C???????????????????????????????????????????D.?D
12.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依次测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第一、二次正确,第三次错误?????????????????????????????B.?第二次正确,第一、二次错误
C.?第一、三次正确 ,第二次错误????????????????????????????D.?第二次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13.小明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 20 厘米的学生用尺???B.?最小刻度是1厘米,长度是 15 米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是1毫米,长度是 2 米的钢卷尺????????????D.?最小刻度是1厘米,长度是 1 米的米尺
14.一支已测过体内温度但没有甩的体温计,读数是 37.5℃,用此体温计再去连续测两个病人的体温。如果这两人的实际体温为 36.8℃和 38.6℃,那么在测量时,体温计上的读数分别为( )
A.?37.5℃和 38.6℃?????????????B.?36.8℃和 38.6℃?????????????C.?36.8℃和 37.5℃?????????????D.?37.5℃和 37.5℃
15.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这则故事说明了(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B.?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C.?测量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16.小明同学自制了一支温度计,刻度在 0℃时水银柱长 5 厘米;在 100℃时水银柱长 25 厘米。用这支温度计去测一杯水时,水银柱长为 12 厘米。则这支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
A.?28℃????????????????????????????????????B.?35℃????????????????????????????????????C.?48℃????????????????????????????????????D.?60℃
17.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多做实验???????????????????????????????????????????????????????????? B.?认真听老师讲课
C.?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D.?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
18.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 468 米,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是( )
A.?1 米?????????????????????????B.?468 米?????????????????????????C.?东方明珠电视塔?????????????????????????D.?测量用的尺子
19.冬天乌苏里江气温低到-50 ℃,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
A.?-50 ℃???????????????????????B.?0 ℃???????????????????????C.?低于0 ℃,高于-50 ℃???????????????????????D.?无法判断
20.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与测量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观点是( )
?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越小越好?????????????????????????
?体温计因其特殊的结构,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C.?随着科技的进步,有可能完全消除测量误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迅速读数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8分)
21.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 b.滴管??? c.酒精灯 ???d.试管???? e.药匙??
22.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 ? ?
(1)如图甲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________???.
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
(2)如图乙是小科用体温计为小敏正确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小敏的体温为________。
23.如甲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如乙图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如图丙所示,所测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
24.填上合适的数字或单位:
(1)某同学身高17.0________ (2)我们正在喝的温开水的温度为45________
(3)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0~500________? (4)一片药片的质量约为480________
25.如图是测小石块的体积的示意图,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 3,如果某同学测小石块的体积时把左、右两图的操作顺序颠倒了,则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________
A .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接读出数值
B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
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
C .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 B
测量时误差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空2分;共30分)
27.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
(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①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②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8.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和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果见下表。
(1)设计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实验A和B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________(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的。
(4)是________的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29.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 1 12%
2 2 5%
3 化纤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导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 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
30.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如下的探究。
⑴提出的问题: ?
⑵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⑶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纤维各一块,足量的水。
⑷主要步骤:往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⑸结论: 。
⑹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______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
四、解答题(共2题;31小题6分;32小题6分;共12分)
31.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的原理进行研究,并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玻璃细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烧杯中,使管内外液面有一高度差。小组同学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1)装置中的塑料瓶A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哪个结构?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上而下变________。
(3)若要提高此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做如何改进?(写出一点即可)________。
32.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D 3. C 4. D 5. C 6. D 7. C 8. C 9. C 10. D 11. B 12. D
13. C 14. A 15. C 16. B 17. C 18.A 19. B 20. B
二、填空题
21. e;b;d
22. (1)1mm;C(2)37.6℃
23. 39℃;2.50cm;6.8ml
24. (1)dm(2)℃(3)ml(4)mg
25. 10mL;20;偏大
26.B;不可以
三、实验探究题
27. (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
(2)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28. (1)对照实验(2)蝙蝠能撞击或避开障碍物与眼睛无关(3)双耳(4)黑暗
29. (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2)衣服材质相同时,衣服布料层数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3)穿全棉T恤、穿颜色较深衣服、穿较厚衣服(合理即可)
30. 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等量;杯中所剩水量;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棉
四、解答题
31.(1)液泡或玻璃泡(2)大(3)使B内径更细(或选用受热膨胀更大的液体)
32.30°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