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3《马说》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6 10:15:4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马 说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韩愈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 (?http:?/??/?baike.baidu.com?/?view?/?415319.htm?)(今河南孟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66893.htm?)、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http:?/??/?baike.baidu.com?/?view?/?6090.htm?) (今属河北 (?http:?/??/?baike.baidu.com?/?view?/?4675.htm?))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 (?http:?/??/?baike.baidu.com?/?view?/?3101017.htm?)。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40.htm?),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 (?http:?/??/?baike.baidu.com?/?view?/?2521.htm?)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3082.htm?)”之首。
(2)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嘻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
2.文章中心概括
《马说》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3.写作特点
(1)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抨击摧残、埋没人才的现实。(2)文字简短,结构精巧,文章畅达而波澜回转。(3)脉络清晰而中心突出,篇末点题,突出主旨。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①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②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④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2)一词多义
①策: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
   执策而临之 (鞭子)
②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③以: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④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⑤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3)词类活用
①形容词作动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原意为耻辱,文中指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原意为完,文中指吃尽。
②名词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策:原意为马鞭子,这里指用鞭子打。
③数量词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愿意为一千里,文中指的行千里。
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原意为完,文中指使……尽,竭尽。
(4)重要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好马,只能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如其他马一块死在马厩里,不被人称作千里马。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有时顿能吃一石谷子。
3.食马者不知其所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是千里马而去喂它。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马?
译文: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文: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使它的才能施展出来,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6.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这真是不识好马呀。
(5)问题探究
①作者所说的“食马者”、“伯乐”、“千里马”仅仅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答:不是,“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慧眼识才者;“食马者”比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②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答:示例: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典型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4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冯异①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②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光武帝以此章示异。异上书谢③。诏④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⑤诮⑥大司马⑦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图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章:奏章。③谢:谢罪。④诏: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告。⑤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⑥诮:qiào,责备。⑦大司马:官名。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B.不以千里称也 称异功若丘山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诸将欲分其功
D.然后有千里马 然非君之明
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3.【乙】文中冯异遭遇了哪两件事?

4.【甲】【乙】两段选文写出了统治者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请分别概括出来。


二、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4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 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释】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
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模拟测试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选自《诗话总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执策而临之      
(2)车骑方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解释语段【甲】中心的是哪句话?语段【甲】和语段【乙】所用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4.语段【乙】中的“韩退之”就是语段【甲】的作者( ),结合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典型题精选
一、1.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A.怎么;心安。B匹配;称赞。C.均为将要。D.这样;但是。
2.(1)驾驭它不是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让它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2)现在的人都知道冯异是个名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以,按照;道,方法。(2)咸,都。
3.(1)有人在汉武帝面前状告冯异有造反知心.(2)冯异打败敌军之后,诸将要分其功劳。【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概括。解答此题,需要认真阅读语段,按照“人物+地点+事件+结果”的格式梳理好即可。
4.【甲】摧残埋没;【乙】信任保护。【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甲】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揭示了对人才的璀璨和埋没。【乙】文“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表明帝王对人才的保护和信任。
二、1.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B.均为疑问代词,怎么。A.喂养;吃。C.显现;接见。D.代词,它的;疑问代词,难道。
2.(1)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解析】本题主要文言语句的翻译。(1)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2)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D.“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说法不够合理,因为秦穆公认为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公母都不知道,他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好马,什么不是好马呢?
4.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难度较高。这类题目答题时,学生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的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乙】译文: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有个人叫九方皋,他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请使其谒见。”
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三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穆公问:“什么马?”答道:“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穆公不高兴,召唤伯乐对他说:“糟糕,你所派遣的找马人 (?http:?/??/?baike.baidu.com?/?view?/?322439.htm?)!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能知道什么马?”伯乐道:“像九方皋所观察的,天地间的奥妙:得到了它的精微,而放弃了它的粗略,省察其内部而忘却其表象,看见了他所应当看见的地方,而没有看见他不必看见的地方,考察了他所应当考察的地方,抛弃了他所不必考察的地方。”马到达,果然是天下特出的好马啊。
模拟测试
1.(1)面对 (2)正,刚刚
2.驱使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的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此题,注意平时背诵积累,翻译时结合上下句及句中的重点诗词,要注意“道”是“正确的方法”,“材”是“能力”,“食”通“饲”。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语段【甲】主要是议论,语段【乙】主要是记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议论文的论点正是文章的中心句,所以语段甲中的中心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用的表达方式是议论;语段乙讲的是故事,所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做题时还要关注平时背诵积累的名句运用。
4.韩愈。语段甲中作者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发挥,通过封建社会不识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语段乙中韩愈当时是“权京兆尹”,却能和贾岛“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可以看出韩愈是意为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才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两个语段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在理解两篇短文的基础上,注意两者之间的关联,从文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并整合即可。特别提醒注意题目的要求“结合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不可想当然去答。
【乙】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想用“推”字,炼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不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了“谁”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