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688 英国光荣革命
1688 康熙二十七年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
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影响
1.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
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重点)
2.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3.感受发明创造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思考与创新。
产业革命:一场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最先在英国棉纺织业兴起的,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变革。
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关系的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什么是工业革命?
手工劳动
机器生产
?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
图一 《权利法案》
图二 殖民地遍布全球
图三 三角贸易
图四 工匠经验的积累
图五 圈地运动农民失去土地
一.原因: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
1.政治:
2.经济:
3.资本:
4.技术:
5.劳动力:
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前提)
市场的大量需求;(直接原因)
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
工场手工业积累了大量技术;
圈地运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材料: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海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
探究: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领域?
二.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
时间 人物 重大发明 影响
1733年
1765年
1785年
1825年
哈格里夫斯
瓦 特
斯蒂芬森
珍妮机
改进蒸汽机
蒸汽机车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提高生产力、纵深发展
铁路时代开始
凯 伊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
1733年,钟表匠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
1.飞梭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2.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3.工业革命标志:改进蒸汽机——瓦特
工匠精神
1765年,制造出带有分离冷凝器的蒸汽机,获得第一项专利。
1781年,使蒸汽机真正成为通用的原动机,获得第二项专利。
1782年,再次提高热效率,获得第三项专利。
1784年,高压蒸汽机综合组装获得第四项专利。
1790年,发明气缸示工器。
26年完成改进蒸汽机
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
的英国煤矿
瓦特改进蒸汽机后,有何变化?
4.完成标志: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探究:
早期工厂如何解决动力问题?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最为动力,所以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而不是城市。
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多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佣1000多人。
纺纱机器
珍妮机
引发
发明一系列机器
寻找动力
改进蒸汽机
广泛运用
交通运输
蒸汽机车
人力、水力、风力
织布工具
飞梭
引发
5.蒸汽机车——斯蒂芬森
1825年,他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何意义?
意义: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
提供了更为便捷、廉价、便
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
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发明国家:
科技含量:
动力:
能源:
行业:
合作探究:请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英国
较低
蒸汽机
煤炭
轻工业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以来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世界格局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共产党宣言》
影响一: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6.工业革命为英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变化?
影响二: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影响三: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影响四: 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英国政府实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一个庞大的帝国在19世纪末登上顶峰。
——钱乘旦《英国通史》
亚洲
→
美洲
欧洲大陆
↗
↘
英国
工业革命的扩展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意志
奥地利
俄国
日本
影响五: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
影响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C中后期)
材料四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五 18世纪末,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
影响七:带来环境污染。
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7、造成贫富差距,加剧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6、带来环境污染。
4、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C中后期)
8、造成亚非拉等地区的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展望未来,中国发展前景光明。……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任务远未完成,区域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市场潜力巨大……只要我们……咬定长远发展目标不放松,……中国这艘经济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我们一定会努力实现而且必将实现这这一目标。”
——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讲话
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中国当今的工业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借古鉴今
?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工业革命的启示: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
15C
17C
18C
19C
16C
时空定位
资本主义崛起时期
(14-18C)
资本主义主导时期
(18C中-20C初)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圈地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
海禁
清军入关
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那么,工业革命后,英国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给中国带来那些影响呢?
想
一
想
?
破坏性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
社会性质:
经济形态:
建设性
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
政治上: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经济上: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思想上:
工业文明来了,人类准备好了吗?
2012奥运会开幕式图片
习题巩固
1.国家发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止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出现在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许多棉纺织厂陆续从交通不便的河谷搬到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城市附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B.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C.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D.凯伊发明了飞梭
D
B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
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4.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轮船与火车的使用
C.“珍妮纺纱机”的创制 D.机器制造业建立起来
B
D
5.19世纪中叶,下列哪个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A、美 B、英 C、法 D、德
6.在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器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么厂址最好选在: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B
D
7.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到达欧洲?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B
8.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
C
课堂小结
第一次工业革命
纺织技术的革新
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火车与铁路
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飞梭和珍妮机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铁路时代的开始: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