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 课件(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 课件(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6 13:26:37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第二课时,综合运用有理数的意义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复习巩固加减运算,逐步把学生牵引到对较复杂数据的灵活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确实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综合应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a.减法转化为加法;b.巧妙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2.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为新课作好准备。
二、探索
学生先独立完成这些题目,然后相互交流
1.某城市一天早晨的气温为22度,中午比早晨上升了6度,夜间又比中午下降了10度,这天夜间的气温是多少?
2.某村共有6块小麦试验田,每块试验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下(增产为正,减产为负,单位:kg):
55,-40,10,-16,27,-5
今年的小麦总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
3、某日小明再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每隔 10min记录下自己的跑步情况(向南为正方向,单位:m):
-1008,1100,-976,1010,-827,946
1小时后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什么方向?据A地多远?小明共跑了多少米?
设计意图:从简单题型开始入手,将本节难点分散。
三、例题
4、某中学七(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
(2)谁最高?谁最矮?
(3)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
(4)求平均身高?
5、某工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自行车10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以计划量为标准,增加的车辆数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记为负数):
星期







增减/辆
﹣1
+3
﹣2
+4
+7
﹣5
﹣10
(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
(2)本周总生产量是多少?比原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数为多少
设计意图: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四、拓展提升
1.如果取流花河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并说明你的思路.
2.住在江边的小明同学记录了今年梅雨季节流花河段一周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日的水位达到了警戒水位)
(1)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为多少米?
(2)与上周日相比,本周日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
(3)以警戒水位为0点,庸者下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思维水平及思维方法灵活多样,促进思维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习题2.9
教学反思
本节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要鼓励学生从有关数据中读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慎重地转化成数学问题,在计算不太熟练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正确地运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和运算律.
课件15张PPT。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 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1)减法转化为加法;
(2)巧妙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2.计算:(减法转化为加法)(利用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1.某城市一天早晨的气温为22度,中午比早晨上升了6度,夜间又比中午下降了10度,这天夜间的气温是多少?2.某村共有6块小麦试验田,每块试验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下(增产为正,减产为负,单位:kg):
55,-40,10,-16,27,-5
今年的小麦总量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3、某日小明再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每隔
10min记录下自己的跑步情况(向南为正方向,单位:m):
-1008,1100,-976,1010,-827,946
1小时后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什么方向?据A地多远?小明共跑了多少米?4、某中学七(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
(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2)谁最高?谁最矮?
(3)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
(4)求平均身高?162160-6+516311厘米小山最高,小亮最矮5、某工厂一周计划每日生产自行车100辆,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日上
班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日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情况如下表
(以计划量为标准,增加的车辆数记为正数,减少的车辆数记为负数):(1)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
(2)本周总生产量是多少?比原计划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数为多少?解:(1)+7﹣(﹣10)=17(辆)(2)100×7+(﹣1+3﹣2+4+7﹣5﹣10)=696(辆)
700 ﹣696=4 (辆)答: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17辆。 答:本周总生产量是696辆,比原计划减少了4辆。6、 十.一黄金周期间,某风景区在7天假期中每天旅游的人数变化如下表(正数表示比前一天多的人数,负数表示比前一天少的人数):
(1)若9月30日的游客为3万人,请完成下面7天游客人数记录表:
(2)七天内游客人数最多的一天有  万人;
游客人数最少的一天是第  天.
5.45.85.44.64.83.65.87拓展最高水位记作:+1.9米 如果取流花河的警戒水位作为0点,那么图中的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作什么?并说明你的思路。平均水位记作:-10.8米最低水位记作:-21.9米 住在江边的小明同学记录了今年梅雨季节流花河段一周的水位变化情况 (上周日的水位达到了警戒水位) :(1)本周哪一天河流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为多少米?(2)与上周日相比,本周日河流的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
(3)以警戒水位为0点,庸者下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1、通过计算每天的实际水位进行比较+0.2 + (+0.81) + (-0.35) + (+0.03) + (+0.28) +(-0.36) + (-0.01) =0.60(米)2、 对水位变化的数据求和日一二三四五六日0.20.40.60.81.0水位/米星期3、 根据变化数据画折线图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