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件(13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课件(13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6 13:35:51

文档简介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整个初中学段乃至更高学段最基本的运算,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等等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与复杂的计算准确,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和注意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小学学过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呢?
2.
运算;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
设计意图:学生小学时就对运算顺序非常熟悉,简单回顾就能使学生顺利进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能独立概括出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二、探索
例1 计算:
解:原式=
=18-1
=17
例2 用多种方法计算:
解法一:
解:原式=
= -11
解法二:
解: 原式
=-6+(-5)
=-11
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
点拨:在运算过程中,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算。
设计意图:观察、类比、概括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同时再次巩固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并让学生尝试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三、例题
1.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在进行训练时,要求部分学生板演,关注学生是否能很好的把握运算顺序及格式书写是否规范。
四、合作交流
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
“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J、Q、K分别代表11、12、13。
2.让学生以四个人为一组先以老师抽出上两组扑克牌,合作交流写出尽可能多的结果为24的算式,并展示竞赛。
设计意图:游戏的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对运算法则、运算律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五、测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习题2.16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理念。
课件13张PPT。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理
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通过计算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小学学过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呢?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如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解:原式==18-1=17解法一:
解:原式=
= -11解法二:
解: 原式


=-6+(-5)
=-11=讨论交流: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
点拨:在运算过程中,巧用运算律,可简化计算。
练习: “24点”游戏: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次抽4张,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或-24。其中红色代表负数,黑色代表正数,J、Q、K分别表示11、12、13。A8731-8-73合作探究733773-37A2231-223 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将上边的每组扑克牌凑成24,算出来的式子最多为胜,将评为今天的课堂活动最佳优秀小组。时间是5分钟。当堂检测:小结:
你今天收获了什么?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