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曹刿论战》常考知识盘点及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6 14:23: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曹刿论战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2.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以曹刿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79.htm?)为主、鲁庄公 (?http:?/??/?baike.baidu.com?/?view?/?958264.htm?)为宾,通过他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阐明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采取的战略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等。本文对战争原因和战前双方部署等都略而不写,对战争过程也只是用“齐人三鼓”“齐师败绩”“遂逐齐师”十二字做了交代,但对曹刿 (?http:?/??/?baike.baidu.com?/?view?/?61879.htm?)与鲁庄公 (?http:?/??/?baike.baidu.com?/?view?/?958264.htm?)的对话写得很详尽。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 (?http:?/??/?baike.baidu.com?/?view?/?28565.htm?)的论述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842.htm?)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3.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中心突出。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2)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本文第一段写战前,第二段写战时,第三段写战后,文章层次清楚。(3).运用对话,文字简洁。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
小惠未变徧 “徧”通“遍”,遍及,普遍。
(2)古今异义
①牺牲玉帛
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今义:为正义献出生命
古义:可以(凭借)把 今义:可能、许可。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
③齐师伐我
古义:讨伐 今义:砍
④虽不能察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一词多义
①故:原因,缘故 (公问其故)
   所以 (故逐之)
②从:听 (民弗从)
   跟随 (战则请从)
③其: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 (吾视其辙乱)
④以:凭借 (何以战)
   按照 (必以信)
⑤请:请求 (曹刿请见)
   请允许我 (战则请从)
⑥之: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
⑦安:养 (衣食所安)
   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⑧加:戴上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虚夸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为动词
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 击鼓。
公与之乘 乘战车,坐战车
齐师败绩 失败
②形容词用作名词
忠之属也 尽力做好份内的事
③名词作状语
下视其辙 下车 

(5)重要句子翻译
①肉良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做大官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④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人物形象
曹刿:富有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临危不乱,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7)问题探究
①概括首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答:写曹刿进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什么?
答:(1)交代了交战的两个国家;(2)战争性质:是齐对鲁的一场侵略战争
③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1)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2)反衬曹刿的远见卓识。
④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⑤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语句是什么?
答:曹刿请见。
⑥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⑦首段表现出曹刿哪两个思想观点?
答:居高官得厚禄的人目光短浅;取信于民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





典型题精选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小惠未徧      
神弗福也      
2.下面加点的“之”与“小大之狱”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辍耕之垄上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何陋之有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






模拟测试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王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4467.htm?)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使问赵威后》)
【注】①使:派遣。②使:使者。③岁:收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使者不说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语段【甲】中,问“何以战?”,曹刿自己的大难是什么?语段【乙】中最后一句话中“舍本而问末”又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章作答。


4.阅读两段文字,你从曹刿和赵威后的论答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典型题精选
1.(1)参与 (2)通“遍”,遍及 (3)赐福,保佑
2.C【解析】“之”字解释,例句和C项:助词,的。A.代词,代指这件事。B.动词,去、到。D.宾语前置的标志。
3.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祀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按照实情(报告)。【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牺牲”“加”等关键词的解释。
4.取信于民【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可先通读全文,弄懂文意,然后有目的地在文中找答案。如果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就需要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原文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阐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
模拟测试
1.(1)见识浅陋 (2)通“悦”,高兴
2.(这是)享受高官厚禄的当权者该考虑的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
3.曹刿的答案是“忠之属也”,意思是能对人民忠于职守,能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能够战胜敌人的关键。“舍本而问末”的意思是不问收成和老百姓,只关心齐王。【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文段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先通读短文,理解短文中的重要内容,抓住短文的中心意思作答。“忠之属也”表面看只是忠于职守,实际上曹刿的意思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问作答时,特别要理解问题意图即“舍本而问末”的意思,不能答成赵威后的“民为上”的想法。
4.曹刿和赵威后都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普通百姓着想,“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正是治国之道。【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比较评价能力。比较的结果,不外乎相同相异两个方面,解答本题要在理解两篇短文的基础上,发现曹刿和赵威后的共同点,然后才能正确作答。
【乙】译文:
齐王 (?http:?/??/?baike.baidu.com?/?view?/?1284467.htm?)派使者来问候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收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奉齐王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