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曹刿论战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文章中心概括
这篇课文通过邹忌以身设喻,规劝齐王纳谏的事,说明了国君广开言路,虚心接受谏言,对于修明国家政治的重大意义。
3.写作特点
(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全文只有300多字,情节却相当完整,对人物刻画讲究,如齐王在文中只两个动作,贤君形象却跃然纸上。(2)巧设比喻,以小喻大。以生活小事来说明纳谏的重要,娓娓道来,人情人理。(3)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如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后来进谏时,却只作概括叙述。(4)语言生动幽默。如邹忌的三问,内容相同,只是在文字上略有变化,既表现了他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的内容也相同,但感彩却不大一样。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古今异义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义:规劝 今义:讽刺
②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③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义:地土方圆 今义:地点
④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义:指责议论 今义:诽谤嘲讽
(2)一词多义
①朝:朝服衣冠(zhāo 早晨)
于是入朝见威王(cháo 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cháo 朝见)
②孰:是可忍,孰不可忍(谁、哪一个、什么)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③旦: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第二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旦旦,天天):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早晨)
④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心、诚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假使)
(3)词类活用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意动,以……为美)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③闻寡人之耳者 (使动用法,使……听)
(4)重要句子翻译
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对着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更(感觉)远不如(徐公美)。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5)问题探究
①邹忌的妻、妾、客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的?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邹忌的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而邹忌并没有陶醉于这些溢美之词,通过比较、思考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即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②“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答:由于“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导致身边的人对王从不讲真话。(符合文意即可)
③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另外,在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认点。
④从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英俊、明智、精心、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
⑤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因为写了后来,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意对即可)
⑥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答: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⑦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进谏的大臣。②齐威王虚心纳谏,兴利除弊,修明政治。
⑧本文中邹忌和齐威王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
答:(示例)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或说: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典型题精选
一、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
(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ch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诃语。
(1)期年之后
(2)众功皆兴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B.就之如日 停数日(《桃花源记》)
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送东阳马生序》)
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译文: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
齐威王:
尧 帝: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5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
【乙】(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身边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选出下列对加点文言虚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虽欲言(虽然) 皆朝于齐(向)
B.意犹不足(还) 遂致亡灭(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乐乎(怎么) 乃下令(于是)
D.燕、赵、韩、魏闻之(代词,代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助词,的)
2.选出对下列文言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 门庭若市(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热闹,指人多)
B.年谷丰稔(谷物丰收)
C.面刺寡人(当面指责我)
D.穷兵黩武(用尽兵力来炫耀武力)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5.【甲】文中齐国“ 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用自己的话表述)。
模拟测试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5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语义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而安陵/以五千里之地/存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窥镜而自视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B.皆以美于徐公 以土砾凸者为丘
C.王之蔽甚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客之美我者
(3)臣之妻私臣
(4)时时而间进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节选自《战国策》)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朝服衣冠
(2)孰视之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
C.皆以美于徐公 或以钱币乞之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典型题精选
一、1.(1)满一年 (2)兴办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期”读作“jī”,“期年”是满一年的意思。“兴”,可以联系《岳阳楼记》中“百废俱兴”的“兴”来解答,兴办。
2.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A.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B.太阳;天,表示时间。 C.使动,使……亲近亲密;名词,父母双亲。 D.名词活用为动词,命令;名词,性命。
3.(1)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我,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励。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正定四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谤讥”属古今异义词,不能翻译为诽谤、讥讽;“闻”,使动用法,使……听到;“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句,翻译时注意调整。(2)“正”,校正。
4.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都形成了一套句子结构,应断开。
5.(1)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2)尧帝以德治国,管理百官,研制历法。【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内容要点的提炼概括。【甲】文齐威王采用了分等级奖赏的办法来广开言路。【乙】文尧帝“明驯德”说明他以德治国。“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说明他制定历法,管理农时。“信饬百官”说明他整顿吏治。
【乙】译文
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相亲相爱&fr=qb_search_exp&ie=utf8 )。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治理百官。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意旨&fr=qb_search_exp&ie=utf8 ),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位次&fr=qb_search_exp&ie=utf8 ),制定历法 ( http: / / zhidao. / search word=历法&fr=qb_search_exp&ie=utf8 ),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二、1.A【解析】A.“虽”,即使。
2.D【解析】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考生根据句意合理断句,此句的意思为: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
4.(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此题时,一是要扣关键词,如“谤讥”“市朝”“孜孜”等;二是要注意语句通畅。
5.【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解析】本题要求根据选文内容作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提炼概括。齐国“ 战胜于朝廷”在于齐威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唐太宗不赞成“穷兵黩武”。“徭役不兴”可见他减除百姓赋税,总结以上分析即可。
【乙】译文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二、1.A【解析】此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虚词的理解。A项中“虽”应该是“即使”的意思。
2.D【解析】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3.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句意合理断句。此句的意思为: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
4.(1)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让我听见的,可以得到下等奖赏。
(2)因此我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静静的,让天下平安无事。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能力。解答此题时,一是要扣关键词,如“谤讥”“市朝”“孜孜”等;二是要注意语句通畅。
5.【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能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解析】本题要求根据选文内容作答。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找到相关语句,然后提炼概括。
【乙】译文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当年刚刚平定京师,宫中的美女、奇珍玩物,没有一个宫院不是满满的。可隋炀帝还是不满足,横征暴敛搜求不止,加上东征西讨,穷兵黩武,弄得百姓无法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灭亡。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的。因此我每天从早到晚辛勤努力、毫无厌倦,只求清净无为,使天下不生事端,从而做到徭役停罢,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治国好比种树,只要树根稳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君主能够实行清净无为,百姓怎会不安居乐业呢?
模拟测试
一、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划分句子节奏,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按其意义或音节进行划分。B项中的句子应理解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从其意义入手,应这样划分节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C【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辨析。A项.表承接;表转折。 B项.认为;把……当作;D项.在;从。C项.均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1)长 (2)认为……美 (3)偏爱 (4)间或﹑偶然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时,一要联系具体的语境,二要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第(2)题中加点的“美”在这里表现为意动用法,理解为“认为……美”;第(3)题中加点的“私”,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理解为“偏爱”。
4.(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同时注意句中的关键词,如“孰”理解为“哪一个”。扣住对关键词的理解,正确翻译这句话。
5.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把握。题设中已经点明其写法为“设喻说理”,联系文章看,这里的“喻”是指邹忌以自己和徐公比美这件事来喻国家大事。通过这一“喻”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即“王之蔽甚矣”——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
二、1.(1)早晨 (2)仔细,周详 (3)确实,的确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朝”读“zhāo”时,意思为“早晨”;“孰”通“熟”;诚一词多义,此处为“确实”的意思。
2.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B.“之”均为结构助词,译为“的”。A.并列连词,而且;转折连词,但是。C项.动词,认为;介词,用。D.介词,向;介词,比。
3.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4.对别人的褒贬能理智判断和冷静思考。讲究说理的方法,善于用生活小事设喻。(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捕捉关键点。①扣住一个“智”字。即题目中所要求的“邹忌之智”。②分析一个“思”字。即邹忌善思。邹忌思考众人赞美他的原因,表现了他的冷静与理智;邹忌联想到国家治理,富有远见灼识,可见“(睿)智”;邹忌思考如何进谏,上朝,先说家长里短,巧妙讽谏,深谙交际艺术,可见“(机)智”;邹忌时刻想到国家治理,替国分忧,赤胆忠诚,可见“(大)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