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7 散文诗两首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同学们,在5?12特大地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
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
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
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新课导入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
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
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
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了解散文诗知识链接金色花— 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印度人称为“诗圣”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走近作者匿笑 沐浴 祷告
嗅 膝上 罗 摩 衍 那 1.读准字音。nìmùdǎoxiùmóyǎnxī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我”和母亲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整体感知(1)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做到情感融合。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做到语速适宜。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做到轻重分明。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朗读指导1.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这首散文诗呢?——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朗读指导 2.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朗读指导 1.诗中写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怎样的一个母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一个 的孩子。
一个 的妈妈。活泼、可爱、顽皮、撒娇、天真、善良、热爱母亲……慈爱、善良、虔诚、勤劳、疼爱孩子……研读课文2.“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事?)散发香气 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将影子投在书页上妈妈我(金色花)做祷告时读书时拿灯去牛棚时纯真的母子之爱研读课文 三次嬉戏
(1)第一次嬉戏(1~4):“我”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2)第二次嬉戏(5~6):“我”在妈妈读诗时,将影子投射到书页上。
(3)第三次嬉戏(7~9):“我”在妈妈拿了灯去牛棚
时,突然跳到她身边恢复了原形。
这些看似是孩子与母亲嬉戏的诗歌,其实表达的是孩子对母亲
的喜爱、依恋(可见他们母子情深)。
研读课文 3.这首散文诗中孩子想到了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在母亲经过时散发芳香,在母亲读书时投下阴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研读课文4.“我”回报母爱,为什么总是悄悄的进行却不让妈妈知道呢?研读课文 5.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
儿童。
(2)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怎样的感情?
喜爱、赞美。
(3)人们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象征孩子对母亲的爱圣洁而美丽 。研读课文《荷叶·母亲》冰心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诗集《繁星》、《春水》等。她的诗文笔隽意,艺术精巧,独成一派,被称为“冰心体”。
走近作者花瑞 莲 蓬 菡 萏
徘 徊 攲斜 遮拦 荫 蔽 1.读准字音。ruì lián péng hàn dàn pái huái yīn bì qīzhē预习检测2.解释词语。花瑞:
莲蓬:
烦闷:
菡萏:
徘徊:
攲斜:
遮拦:
荫蔽:心情不畅快。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比喻犹豫不决。倾斜,歪斜。 遮挡,阻挡。 (树叶)遮蔽;隐蔽。花开的好预兆。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预习检测 文章题为“荷叶·母亲”,哪一句话写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整体感知 课文的重点是写红莲。文章三次写看到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形态如何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研读课文红莲亭亭立着左右欹斜
不摇动了
(赞美荷叶,为红莲而高兴) 1.文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为红莲而动的? 我的心情不敢下阶去、无法可想烦闷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不适意感动研读课文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受的句子?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研读课文 3.“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我心中深深受了感动”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因为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红莲,无畏的为红莲遮蔽,
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作者内心的温柔被深深触动,
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
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研读课文4.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女遮风挡雨,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十分相似。研读课文5.作者将自己比作红莲,从文中看,她们之间的相似点在哪里?莲花会被风吹雨打,我也有“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人生路上的
挫折、磨难研读课文 两首散文诗都是讴歌母爱的。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天真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之间亲密的深厚感情。
《荷叶·母亲》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触动了自己,于是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女儿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激。归纳小结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 )
A、闷热 愁闷 郁闷
B、荫蔽 绿荫 成荫
C、荷花 负荷 荷塘
D、落叶 落下 落枕D强化训练............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沐浴 嗅到 花哽 乘凉
B 阴影 披散 莲篷 菡萏
C 适意 慈怜 摇摆 并蒂
D 复盖 遮蔽 繁杂 心绪C强化训练3.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响。(偷偷地笑)
B.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花带来的好兆头)
C.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倾斜,歪斜)
D.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停止不动)D强化训练4 .下列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D .那—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B强化训练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那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中忙碌的身影里有浓浓的母爱;
出门前的叮咛里有浓浓的母爱;
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您的习惯,您是我们躲避风雨的港湾。在您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上学时整齐的书包里有浓浓的母爱;
临睡前掩紧的被角里有浓浓的母爱;1.在下面这段话中的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拓展延伸2.名人说母爱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拓展延伸 以“给妈妈的一封信”为题,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600字左右。布置作业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