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篮球——投活动篮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水平一、二年级《体育课程标准》,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积极发展。通过学生的主动创造和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内容及氛围,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为学生的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2011课标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的教材多以游戏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因为水平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过多的强调某一动作的技术性,应该做到用更多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通过游戏来初步接触到我们小篮球投篮的技术,并且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喜欢上小篮球。?
《小篮球—投活动篮游戏》这节课,是小篮球游戏这一章节的第六项内容。在本课中我采用了球操来热身以及复习小篮球的原地运球以及双手抛接球等内容,在授课中根据二年级的学生的学情特点设计了投活动篮及投篮比赛、运球扣篮等趣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力量以及协调等素质有待提高。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通过投活动篮游戏、分组投篮比赛游戏、运球扣篮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创造,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投活动篮的游戏使学生对篮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基本掌握投篮的动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投活动篮的动作要点—投篮人准确判断篮筐,接球人主动接球,并且提高学生的上下肢协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及团结合作、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投篮人的准确判断?接球人的协作配合?
难点:加强投球准确性??
六.教学过程?
根据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阶段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引入情境阶段、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一)引入情境阶段(2分钟)?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要求及安全教育,并安排好见习生。??
(二)激发动机阶段(6分钟)?
1.给学生们在电脑上看一个姚明投篮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精神饱满的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队列队形练习,以及热身跑运动。?
3.在一段综合性的音乐伴奏下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自编篮球操热身操。充分的活动全身的关节以预防运动中的损伤,为上好整节体育课做好准备。同时把小篮球游戏这章其他的一些技术动作融入到这节球操当中,也达到熟悉球性和知识复习的目的。??
(三)技能学习阶段(29分钟)?
1.体验投固定篮:教师讲解投固定篮(呼啦圈)的动作以及找到学生来示范动作,每两人一组一投一接不停的互换,初步的进行动作表象的建立,体验小篮球的投与接的动作,为更高难度的练习打基础。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关注到每一分组的学生。?
2.固定篮升级活动篮:通过学生的展示以及教师的点评,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此时教师指导学生两人一组升级活动篮形式(呼啦圈)练习,这时教师利用ipad拍摄动作有欠缺的学生练习时的视频,针对动作的优缺点进行个体点评,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投接配合的动作要点,解决本课的重点。?
3.活动小篮筐(自制球框)投篮练习:以教师录制的微课展开教学的延伸,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进行投老师自制的活动小篮筐练习,小组长组织,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组内积分投篮比赛,这时教师进入分组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通过练习找到自己的差异,突破本课的重点。?
4.分组投活动小篮筐(自制球框)比赛:采取比赛形式激发学生练习积极性,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投小篮筐的比赛,根据自己能力选择投篮位置进行投篮,注重个体差异,组内团结合作相互配合,同时通过更紧张激烈的比赛来加强投球的准确性,解决本课的难点。?5.篮球跑动运球扣篮(自制带网篮框)接力赛:通过教师的指导,将相邻的小组合并为4个大组进行比赛,学生跑动运球至教师自制的篮架旁进行扣篮后运球回到组内与下一人进行击掌接力,通过练习几组之后进行集体的竞速小比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以及提高篮球的跑动运球能力,通过主辅教材结合使学生上下肢都得到了锻炼,而且用扣篮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篮球无限的热爱。??
(四)总结整理阶段(3分钟)?
在舒缓的音乐中我与学生一起坐在地上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让心律平稳下来。最后集合整队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本课的收获与经验,给学生留一些简单的球性练习作业,最后宣布下课。??
七.设计思路?
(1)本课教学把传统的体育技术教学由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机械一练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利用体育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辅导、参与与促进作用,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都积极参与到了课程中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采取多种教法和学法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了直观演示法、个体指导与集体指导相结合、巡回指导等教学方法,在运用教法的同时渗透着学生的学法,在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自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针对性的运用教法和学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3)关注全体学生,有效实施教学评价在全课教学活动中,我们立足面、关注点,注重点面结合互相促进。在各个练习环节中,做到了既面向全体,又区别对待。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并有所收获。?
八.本课教学亮点以及特色?
?媒体设备的有效使用?
(1)在课堂的导入阶段利用明星效应,将姚明投篮的精彩视频,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激起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
(2)在教师的巡视指导阶段充分利用移动媒体设备来实时拍摄学生技术动作中的不足,通过对比分析逐个纠正,让学生直观看出自己的不足以最快的方式来加以改进?
(3)利用电脑播放自己亲手制作的微课,通过直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节约了很多教师示范以及讲授的时间,把更多的练习时间还给学生。而且用启发式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练习的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灵活起来。?
自制教具一物多用:?
(1)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自费采购了铅丝,并亲自动手制作了12个带把手的小篮筐,并且装上球网;别看是自制的教具,但是在主教材中多次应用,很好的让学生们通过这个自制教具完成练习,从而有效的完成课程目标。?
(2)为了让孩子们通过练习提高自信,于是我利用排球架和小篮筐组合成的新篮架,圆了二年级孩子们的一个扣篮梦,让他们体会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从而热爱篮球这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