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7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课件(27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6 14:44:48

文档简介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长度和时间是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两个基本物理量,而凭感觉判断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要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必须借助于工具进行测量。进行测量之前还应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教材在测量活动开始前介绍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国际单位制,随后开始本节的主要任务则是让学生学习并进行测量活动。

【知识与技能】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能够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能正确分析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过程。
学习并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用电子秒表测量时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
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单位换算
2.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挂图、PPT课件、塑料尺、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这两条线段的一样长吗?
回答:
(1)目测的结果是怎样的?
(2)用尺子量一量再比较,看看有何发现?
总结:感觉往往不可靠,测量很有必要。
【设计意图】用测量活动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测量的重要性,引出本节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测量单位
1.认识单位
在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渐渐意识到测量的重要性,而测量必需要有公认的测量标准,也就是单位。
播放《单位史话》
2.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2)单位换算的过程:
例如:3m= dm
3m= 3×10dm=30dm
(3)学生练习①2 km= m ②3.6mm= m ③450nm= m
答案:①2 km= 2× 103m ②3.6mm=3.6×10-3m ③450nm= 450×10-9m= 4.5×10-7m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及换算知识,为后面实验内容的学习做铺垫。
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3600s 1min=60s 1ms=10-3s 1μs=10-6s
(2)学生练习 ① 2.5h= s ②20min= s③300μs= s
答案:① 2.5h=2.5×3600s=9000s ②20min= 20×60s=1800s
③300μs=300×10-6s=3×10-4s
(二)测量活动
1.认识刻度尺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刻度尺,认一认:什么事分度值?什么是量程?零刻度线在哪里?并想一想,分度值、量程代表了什么?零刻度线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掌握刻度尺的相关概念。
2.长度的测量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展示:各种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
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我们要先对刻度尺有初步的了解,请观察大屏幕上展示的这个刻度尺,上面标注了它的刻度对应的单位,量程就是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就是最小一格的长度。再观察下你手边的刻度尺,找到它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选: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认: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放:①刻度尺要放正;②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③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值=准确值(由分度值决定)+估读值(仅有一位)+单位
学生活动:(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P20下方表格中。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活动,让学生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
时间的测量
展示: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
介绍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
注意调零;
第一次按,开始计时;
第二次按,停止计时;
第三次按,指针回零。
练习读数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活动,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测量方法。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换算,以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五、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1-4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复习长度的单位和换算;
2.复习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的识别;
3.复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方便引入新知识。
二、头脑风暴——特殊长度的测量:
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硬币的周长?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①曲线;②规则(圆)。测量方法:①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②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
问题2.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短。测量方法:积累法:测多枚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然后一枚硬币的厚度d=D/n.
问题3.如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
思路:直径太小。测量方法: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测出N圈总长,d=L/n.
问题4.如图为合肥至广州的高铁线路,如何知道这条线路的总长度呢?
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①上网查找(现场上网查找);②借助地图间接测量。——用一根细棉线沿铁路路径覆盖,拉直测出长度,再除以比例尺。
问题5.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
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测量方法:①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②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1.5c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12cm/h)
说明:上述四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几个头脑风暴,掌握几种特殊测量的方法。
2.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
误差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测量工具或是测量方法,也可能是测量者本身的原因。
测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减小误差: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高精度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设计意图】了解测量误差。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4——6。
课件27张PPT。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感觉往往不可靠,测量很有必要。ABCDAB和CD一样长吗?
测量单位单位史话一测量单位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长度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一1m1m1m1m3×=10dm10dm10dm====30dm3m=测量单位单位换算的过程:一测量单位练一练:
①2 km= m ②3.6mm= m ③450nm= m参考答案:①2 km= 2× 103m
②3.6mm=3.6×10-3m
③450nm= 450×10-9m= 4.5×10-7m一测量单位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
时(h)、分(min) 、 毫秒(ms) 、微秒(μs) 。它们与秒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3600m; 1min=60s;
1ms=10-3s; 1μs=10-6s; 。一参考答案:① 2.5h=2.5×3600s=9000s
②20min= 20×60s=1800s
③300μs=300×10-6s=3×10-4s练一练
① 2.5h= s ②20min= s ③300μs= s测量单位一测量活动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长度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活动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下面这把刻度尺的量程、零刻度线、分度值、单位分别是什么?测量活动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试一试: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作业本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P20的表格中)。
测量活动二(1)选: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a)一本物理书的宽度
(b)一根头发丝的直径
(c)一间教室的长度

厘米刻度尺螺旋测微计(千分尺)卷尺测量活动二测量活动二(3) 放:
(a)刻度尺要放正;
(b)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c)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测量活动二(4) 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测量活动二(5)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值=准确值(由分度值决定)+估读值(仅有一位)+单位
2.78cm测量活动二2.测量时间
测量活动二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
注意调零;
第一次按,开始计时;
第二次按,停止计时;
第三次按,指针回零。2.测量时间测量活动二2.测量时间
读出秒表示数1min41.50s10min9.50s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第二课时)测量活动二如何测量一个硬币的周长?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利用圆周公式C=2πr=π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3.特殊测量如何测量一个硬币的厚度?测量活动二.积累法——测多枚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然后一枚硬币的厚度d=D/n如何测量铜丝的直径?积累法(密绕法)——将铜丝密绕在铅笔上,测出N圈总长,d=L/n.
3.特殊测量测量活动二如图为合肥至广州的高铁线路,如何知道这条线路的总长度呢?上网查找——搜索“合肥到广州高铁全长”借助地图间接测量——用一根细棉线沿铁路路径覆盖,拉直测出长度,再除以比例尺。3.特殊测量测量活动二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直接用手表测量;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测量误差二减小误差: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高精度测量工具,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测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4——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