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
在上一节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而光的色散下正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本节内容所呈现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能够产生美好的探究体验。但是对于学生来说,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怎样呈现出各种颜色不易理解,需要耐心引导分析。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光源,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2. 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基色。
3. 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色散实验,知道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色光的混合知识简单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重点:白光的组成和光的三基色以及透明物体及不透明物体呈现不同颜色原因。
难点: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三棱镜、光源、光屏、水槽、镜子
引入新课
⒈演示:让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用白光屏承接,观察现象。
⒉用平面镜一半放入水槽中的水中,让太阳光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色散
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的过程叫光的色散;它说明了白光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会产生七色光?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再由玻璃射向空气会发生两次折射,而各种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红光折射程度最小,紫光折射程度最大。所以我们看到了光的色散现象。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小水珠将光折射反射再折射后,发生了光的色散。
(二)光的三基色
介绍:人们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红、绿、蓝叫着色光的三基色。
讨论:电视机配制了几种颜色?
2.看图4-31:了解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能得到什么光。
三种颜色的光照射到同一区域可以得到白光。
(三)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
这里有一块蓝色色玻璃,大家透过蓝色玻璃看,看到了蓝色,说明有蓝色的光进入眼睛。红色的光透过了,那其它颜色的光哪里去了?被吸收了。
因此,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光的颜色决定。红色玻璃透过红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能让所有颜色的光都能透过的就是无色透明物体,如水和无色的玻璃。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出示树叶,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绿色。那一定是有绿色的光进入了你的眼睛。可树叶是光源吗?不是。那哪来的绿光呢?物体反射。照射到物体上的光是自然光——白光,它反射出来了绿光。自然光中其它颜色的光哪里去了?被吸收了。所以它呈现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教室里穿红色、黄色衣服的同学,衣服反射了白光中的红光、黄光,同时吸收了其它颜色的光。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它在自然光下呈现什么颜色?白色。它可以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各种颜色的光。那黑色的物体呢?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其中有三种颜料不能由其它颜料混合而成,它们是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料等量混合后为黑色。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1、2。
课件10张PPT。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年级 | 全一册 一 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成七色光的过程叫做光的色散。 为什么白光通过三棱镜会产生七色光?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再由玻璃射向空气会发生两次折射,而各种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红光折射程度最小,紫光折射程度最大。所以我们看到了光的色散现象。 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它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因此,有时我们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建造起的——彩虹。
一 光的色散彩虹是怎么形成的?二 光的三基色三种颜色的光照射到同一区域可以得到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电视机配制了几种颜色?白光? 利用这些玻璃为何能呈现出如此绚丽的色彩?三 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白光蓝光其它光呢?被吸收了。 透明物体呈现的颜色由它透过光的颜色决定。 能让所有颜色的光都能透过的就是无色透明物体。我们为何能看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三 物体的颜色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白光绿光其它光呢?被吸收了。 不透明物体呈现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白色可以反射各种颜色的光;那黑色的物体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