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神奇的眼睛》课件(20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6《神奇的眼睛》课件(20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26 14:44:48

文档简介


《神奇的眼睛》
本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和透镜对光线作用的综合应用,首先把眼睛作为一种光学仪器,从眼睛的构造、成像原理、眼睛的调节作用逐步展开,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后,进一步引出了视力缺陷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随后,教材呈现了几种单镜光学仪器: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等,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实际生活中的仪器联系起来。对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不做具体要求,只是加深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应用,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的紧密性,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
2.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3.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跟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使学生有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
1.重点
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如何保护和矫正视力。
2.难点
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PPT课件、: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第1课时
一、眼睛的构造;
在我们的五官当中,眼睛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眼睛是怎样工作的呢?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天然光学仪器。
展示图片说明眼睛的结构:角膜、瞳孔、睫状体、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二、眼睛的工作原理:
晶状体——凸透镜
视网膜——光屏
来自物体的光从瞳孔经晶状体折射后进入人眼,到达视网膜成像。
瞳孔起到了照片机中光圈的作用,当光强时,瞳孔自动缩小;光弱时,瞳孔自动放大.当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时,视神经就把视觉信号传送到大脑中。
(1)正常人的眼睛的“焦距”都小于2cm,而我们平时看物体时,物体到眼球的距离和2cm比较有什么特点?远大于2cm。
(2)由于u>2f,因此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特点是什么?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像经视神经传到大脑后,大脑会对信息进行处理。
(3)照相机在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为了得到清晰的像,需要调节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视网膜无法调节到晶状体的距离.眼睛可以自己调节“凸透镜”的焦距,得到清晰的像。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就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达到改变眼睛“焦距”的目的。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得扁平,折射光的程度较小,“焦距”最大;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压迫晶状体变得凸起,折射光的程度大,“焦距”最小,能够看清近处的物体。在距眼睛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最清晰,因此人们把25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
三、视力的矫正
1.近视眼
结合生活思考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时间看近处的东西形成的。晶状体变厚,折射光的程度大,成像在视网膜前。
探究近视眼的矫正:
凸透镜成像后换一焦距更大的凸透镜,像变模糊,用合适凹透镜可使像再成在光屏上。
由此可见,近视眼该如何矫正?凹透镜有发散作用,使成在视网膜前面的像,向后移动到视网膜上。
2.远视眼
除了近视眼之外,年纪大些的人还经常受到远视眼的困扰,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呢?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变差,晶状体无法调节至较厚的状态,或者眼球萎缩,视网膜到晶状体的距离变小,眼睛成的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实验探究:
凸透镜成像后换一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像变模糊,用合适凸透镜可使像再成在光屏上。
远视眼又该如何矫正呢?远视眼需佩戴凸透镜矫正。凸透镜有会聚光的作用,可将光会聚后再进入人眼,从而使成在视网膜后的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3.眼镜的“度”
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而是用“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焦距(以米作单位)倒数的100倍。
4.眼睛的保护
近视眼的问题在我们中学生中越来越普遍,也得引起了社会更多的关注.因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6日定为全国爱眼日.即使有更先进的技术,制造出质量更好的眼镜,也不如我们自已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这就需要我们做好眼睛的保护工作.请介绍一些保护眼睛的常识:1.预防近视。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坐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不躺着看书。乘车走路时不看书。2.读写时间不宜过长。每隔50分钟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或是到窗前眺望远处。3.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和玩电子游戏。
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理的热爱。使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科技的持续性发展将加深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重点:放大镜、照相机及投影仪的原理。
难点:照相机的像大小随物距变化规律。
PPT课件:几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显微镜、望远镜、多媒体投影仪。
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象,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当u<f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像与物在透镜同侧。
透镜的应用
放大镜
生活中要看清较小的物体,可以怎么做?每组取一凸透镜,放在字的上方,观察现象: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分析成像原理: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此范围内,物体远离凸透镜会如何?继续实验并观察。现象:会变更大。
照相机
介绍照相机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了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形、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2.照相机构造:镜头、机壳、调焦装置、取景窗、快门等
镜头——凸透镜
胶片(数码相机为电子感光器材)——光屏
照相机原理
当u>2f时,在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照相机的调节
照远处物体后,再给近处物体照相,物体靠近后,像距变大,要增大胶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
投影仪
1.介绍投影仪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镜头——凸透镜
屏幕——光屏
此外,还用到了平面镜,可改变光的传播路径。
2.投影仪原理
当f<u<2f时,在v>2f处成倒立、放大、实像,像与物在透镜异侧。
3.照相机的调节
若要使所成的像变大,要使物体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小一些,投影仪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显微镜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又研制了电子显微镜和隧道显微镜。目前通用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50万倍。借此人类能观察到许多的细微结构;用隧道显微镜甚至可以看到金属原子,因此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
原理
物镜:当f<u<2f时,在v>2f处成倒立、放大、实像
目镜:u<f,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
可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种类繁多,原理各不相同。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放大。物体距离物镜很远,它的像却离物镜很近,根据前面探究的结果,这样所成的像是缩小的;为什么使用望远镜物体时会感到物体被放大了?我们能不能看青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用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阅读第79页信息窗。
板书设计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一、? 放大镜:焦距短的凸透镜,u<f,成正立、放大、虚象。
二、? 照相机
         照相机工作原理:u>2f成倒立、缩小、实像。
三、投影仪
投影仪原理
当f<u<2f时,在v>2f处成倒立、放大、实像
四、显微镜
五、望远镜
课后作业
P80页1、2、3、4
课件20张PPT。一 眼睛的构造二 眼睛的工作原理   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正常眼看远处物体正常眼看近处物体正常眼睛视物看远处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薄,焦距较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二 眼睛的工作原理看近处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较厚,焦距较长,近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人便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三 视力的矫正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物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矫正:佩戴合适凹透镜三 视力的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三 视力的矫正成像在视网膜后太薄远视矫正:佩戴合适的凸透镜三 视力的矫正眼睛的度数=(1/f)X100
(焦距的单位一定要用“米”)
远视眼镜的度数用正数来表示,近视眼镜的度数用负数来表示。
如果一个人的眼镜度数是200度,请你计算一下他的眼镜的焦距是多少?保护眼睛的常识:
1.预防近视。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坐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不躺着看书。乘车走路时不看书。
2.读写时间不宜过长。每隔50分钟左右要放松休息一下,或是做做眼保健操,或是到窗前眺望远处。
3.不要长时间观看电视节目、操作电脑和玩电子游戏。保护眼睛
在图4-6-7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B、C、D四个光路中,__________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_________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________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A、C D 凹 B 凸 练一练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二课时) 复 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倒立倒立倒立正立缩小实像等大实像放大实像不能成像放大虚像u>2fu=2f2f >u>fu=fu一、放大镜成像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照相机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
胶片相当于 。凸透镜光屏思考:
要使照相机底片的像变大,应如何移动照相机并调节镜头?
应使照相机靠近物体,并使镜头向前伸(即拉长暗箱)。透镜的应用
幻灯机、投影仪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思考:要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图像,应如何放置幻灯片?
将幻灯片倒放在离凸透镜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的地方(或倒放在稍大于焦距的地方)
透镜的应用
三、显微镜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人眼无法看见的物体。 透镜的应用
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四、望远镜透镜的应用
练一练例  照集体相时,如图所示,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向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A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