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 学习目标:
1.掌握“以”“与”“方”“如”等重要词语
的意义用法。
2.欣赏本文精彩的细节描写。
3.认识子路、曾皙志向的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东鲁____吾与点,
南华秋水我知鱼。一、走进文本:春风二、理解文本1.夫子问志:循循善诱(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你们
如果/用,做,动词(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
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是说:‘没有人了
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
什么事情呢?二、理解文本2.四子言志:各具性格(1)子路率尔而对:
(2)因之以饥馑:
(3)且知方也:助词,……的样子
接着
是非准则(4)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饥馑。(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之间,
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有饥荒。(5)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6)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或者
至于/等待(7)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如果)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
足。至于推行礼乐教化,那就要等待贤人君子了。二、理解文本2.四子言志:各具性格(11)端章甫:
(12)异乎三子者之撰:
(13)吾与点也:名动,穿礼服,戴礼帽
于,跟/才能,才具
赞成(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
之撰。”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停了),(曾晳)放
下瑟站起来,说:“我和他们三人才能不一样。”二、理解文本
3.夫子评志:了解弟子(1)为国以礼:
(2)唯求则非邦也与:介词,用,拿
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通“欤”,句末语气词,吗(3)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
邦也者?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
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的事)不是国家之事呢?三、寻幽探胜:子路言志2.两种表述有何不同?
……夫子嗤之
……夫子哂之程度不同师生对话意图:鼓励学生大胆言志
夫子教育方式:平等尊重、循循善诱1.为何没有“由,尔何如”? 子路性格:鲁莽性急、直率坦荡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反映了子路解救国家危难的人生追求,体现了他
面对社稷危难_________________意识。 三、寻幽探胜:子路言志3.夫子为何“哂由”? (1)如何看待子路之志? 勇于担当的责任对学生性格志向了如指掌、不出所料的会心的微笑对子路“先勇后方”的不以为然子路的社会责任感,来自于夫子的教育,是夫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使命感的折射。 (2)如何看待“夫子哂之”? 三、寻幽探胜:曾皙言志1.曾皙之志与三子之志有何“异乎”? 2.如何看待曾皙的理想①时间——暮春③地点——沂水、舞雩台三子以______(表达方式)表达__________的追求。
曾皙以______(表达方式)展现__________的画面。②人物——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记叙参与政治描写春日出游(少长咸集)祭祀、礼乐, ,是故与之。三、寻幽探胜:曾皙言志
3.夫子为何“与点”? 时值暮春,循礼祭祀,是故与之。少长咸集,文化传承,是故与之。太平盛世,其乐融融,是故与之。大同世界,众生和乐,是故与之。礼乐春风,沐浴清化,是故与之。四、总结文本沂水春风骀荡春风教育春风礼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