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菩萨蛮教学目标:
1、诵读《菩萨蛮》,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理解感悟词的美感。
2、总结本词的写作手法,准确把握词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能够通过对温庭筠词的鉴赏,初步了解温词及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预习检测花间词派:以唐 、前蜀 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
温庭筠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
温庭筠词与 并称 。
温庭筠的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 , ”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 ”鼻祖。 花间词派:以唐 温庭筠 、前蜀 韦庄 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
温庭筠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 温李
温庭筠词与 韦庄 并称 温韦 。
温庭筠的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形成了以“绮丽香艳,婉约柔媚”为特征的花间词风,被称为“ 花间派 ”鼻祖。 解释划线的词:
1、 小山重叠金明灭
2、鬓云欲度香腮雪
3、懒起画蛾眉
4、花面交相映。
5、新贴绣罗襦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找出词的韵脚,再前后读一读,说说在语感上有怎样的听觉之美?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一觉醒来,残妆未尽,微蹙的蛾眉上所涂的额黄颜料已经有些褪色,金光或明或灭地闪烁。缭乱的鬓丝彷彿云朵一般,蓬松地拂过雪白的香腮。 请赏析“度”字的妙处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楚楚动人。俞平伯先生指出:“‘度’字含有飞动意。”
“度”即飘度,纷披,形容头发蓬乱,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
简而言之,“度”字具有飞动之意,富有动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妇女初醒的惺忪懒散之态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慵懒地起身后画起漂亮的眉毛,迟迟地梳理打扮。
着一“懒”字和“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梳妆打扮并无兴致。因为她心上的人不在身旁,打扮得再漂亮又给谁看呢?其惆怅倦怠之情,生动可睹。 照花前后镜 花面交相映插上头上的花饰,仔细地在镜子的前后照来照去,花饰与容颜交相辉映。客观地描写人物活动中,暗寓其人对镜时自赏自怜之意。
自赏:人而如花;
自怜:盛年独处。 新贴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穿上崭新的贴绣丝绸短袄,那上面的图案是成双成对金色的鹧鸪。
着装(反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 。
全词总结●小结 : 上片刻画女主人公醒后娇慵之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全词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懒起后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穿衣等系列动作,塑造了一个娇美又满怀幽怨的女子形象。 这其中又巧妙的运用了
哪些手法让人物呼之欲出肖像、动作(细节)
反衬、比喻、借代不是。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终生的遭遇,其中也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怀才不遇之感,在政治舞台处处碰壁的伤感,及词人对当时朝廷的失望心情讨论
这首词描写了女子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穿衣这一系列过程,展示了女子的美丽、慵懒、孤寂。但是,词人写这首词的意义仅限于此吗?比较阅读韦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说说温庭筠、韦庄这两首词的抒情方式的效果有何不同?
探究温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密而隐”;
韦庄----疏朗秀美,明白晓畅
——“显而朗”前人评价温庭筠词“意象绵密,富艳精工”。
请同学们根据词句找出相关内容,体味花间词的特点。全篇选取“小山、鬓云、香腮、蛾眉、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
词中女子装扮 “绣罗裙” “金鹧鸪” 雕饰华丽,是一个美丽的富贵形象。 “香腮、蛾眉”等用词精致。 “照花前后镜”尤其精妙。此外,词中感情表露隐含,从“懒” “迟” “双双”词中微微透漏内心的寂寞。构思工巧,故可以说“富艳精工”。
诵读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