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角 课件(1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 角 课件(1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26 18:06:39

文档简介

角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第三节,学生对点、线、角这些基本的几何元素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些几何元素进行再认知、再探索,通过螺旋上升的方式加深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角的有关概念;会根据具体环境恰当的表示一个角。认识角的常用度量单位: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在图片、实例中找角,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并会表示角。
【教学难点】
角的度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生活中的角
/
设计意图:创设实际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二、探索
1.角的静态定义:角是由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熟悉角的构成)
2.角的表示
/
思考:(1)用适当的方式分别表示图中的每个角;
/
(2)上图中的∠BAC, ∠CAD,∠BAD 能用∠A 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给出了角的四种表示方法后,教师不对各种表示的特点进行阐述和讲解是为了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给学生出错的机会,加深学生记忆。
四、合作交流
1.角的动态定义: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
2.平角和周角;   射线 OA绕点O 旋转,当终点位置OC和起始位置 OA 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继续旋转,回到起始位置 OA 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3.角的度量:
1°的 为1分, 记作“1′”,即1°=60′.
1′的 为1秒, 记作“1″”,即1′=60″
4.例:计算:
⑴1.4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⑵18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设计意图:理解角的动态定义,利用动态定义来度量角。
五、测试
1.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判断题
(1)直线是一个平角 ( )
(2)如图(1),点P不在∠AOB的内部 ( )
/
(3)如图(2), ∠ABC与∠DBE是同一个角( )
(4)6000″=( )′=(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设置拓展题提升难度。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习题4.3
教学反思
教学中注意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教师要参与,在给学生思维自由和空间的同时,教师应作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保持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把握时机促进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提升,同时关注困难学生的思维问题答疑解惑,提高其思维效率帮助其保持学习热情。
课件14张PPT。4.3 角【学习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角的形成,建立几何中角的概念。
2.掌握角的定义形式和表示方法。
3.了解角的度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转换。
角是由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顶点射线射线边边静态角的定义角的顶点角的边 角的内部 角的外部角的表示方法O1记作:∠AOB
或 ∠BOA 或∠O记作∠α记作∠1思考:(1)用适当的方式分别表示图中的每个角
(2)上图中的∠BAC, ∠CAD,∠BAD 能用∠A 来表示吗?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角的内部始边终边动态的定义OBACD 射线 OA绕点O 旋转,当终点位置OC和起始位置 OA 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继续旋转,回到起始位置 OA 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1°的 为1分,记作“1′”,即1°=60′。1′的 为1秒,记作“1″”,即1′=60″。度分秒例1计算:
⑴1.45°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⑵1800″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度?
解: ⑴ 1.45× 60′=87′,即 1.45°=87′=5220″。⑵ 1800× ( ) ′=30′,87× 60″=5220″,30 × ( ) ° =0.5°,即 1800″=30′=0.5°。1.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判断题
(1)直线是一个平角 ( )
(2)如图(1),点P不在∠AOB的内部 ( )AOB·PABC··DE(3)如图(2), ∠ABC与∠DBE是同一个角( )×× √(4)6000″=( )′=( )°1002、本节收获了什么数学方法。总结: 1、本节你学习了哪些的数学知识,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