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燕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燕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26 21:36:51

文档简介


生物部分
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B
A
A
C
C
B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7、(每空1分,共9分)
淀粉 葡萄糖 C、H、O 种类、数目、排列顺序 F 核苷酸 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核苷酸
8.(7分)
(1)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2)①②③④
(3)①②③ 为主动运输吸收矿物质提供更多能量(2分)
9.(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2、3、6 流动性 选择透过性
(2)流动镶嵌 B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3)c (4)c、a、b KNO3溶液浓度太高,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10.(每空2分,共12分)
(1)在一定范围内单株光合强度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弱(2分) 合理密植
(2)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D 增加
(3)(b-a)/12(2分)
11.(15分)
(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相同时间内气泡的产生量 (2) 增设丙组,加2 mL过氧化氢溶液和1 mL蒸馏水后加入2滴猪肝研磨液与甲、乙组对照,其他步骤不变 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量不同,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 ②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3) 冷藏 (4)低(或弱)

2018-2019学年惠东燕岭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90分)
考场号: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考号:________总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3.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细胞中蛋白酶的合成都受基因控制
B. 有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多数储存于 ATP 中
C. ATP 中的“A”与构成 RNA 中的碱基“A”是同种物质
D.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低温不利于酶的保存
4.如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5.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油脂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种子形成过程中,油脂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B.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油脂,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中,所贮存的能量油脂多于糖
D.种子萌发时,油脂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
6.如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 g/mL蔗糖溶液、0.5 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CO(NH2)2)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
/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7、(每空1分,共9分)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组成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植物细胞内,物质E是_____ ,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 。
(2)图中“横线”上①② 共有的元素是______;物质G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C的___________。
(3)相同质量的物质E和F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的是_ __。
(4)H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它是由成千上万个___ ___连接而成的长链,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将_____ ___分为___ _______和____________ ,其中,后者是绝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的单体。
8.(7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
(1)物质Y可使__________(试剂名称)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内能进行的过程有__________(填序号)。
(3)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1分)图1中Ⅰ、Ⅱ分别代表处于清水和溶液X中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图2表示Ⅱ中 2的结构模型,其中a ~ 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1Ⅱ中的_______(填标号)构成的结构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此结构在Ⅰ→Ⅱ的过程中逐渐缩小,这体现了图2结构具有一定的_________。科学家用含有Mg2+、Ca2+和Si044-的培养液培养番茄,一段时间后,番茄吸收了大量的Mg2+、Ca2+,却几乎不吸收Si044-,这说明图2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为细胞膜的___________模型,其基本支架是_________(填字母)。为了提取纯净的细胞膜,较理想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洋葱长时间被水淹没,则细胞呼吸的产物可通过图2中_________的方式排出。?
(4)若溶液X为1 mol/L的KNO3溶液,观察到细胞状态变化为Ⅰ→Ⅱ→Ⅰ,此变化过程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依次为图2中的_____________。某同学同样用KNO3溶液处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观察细胞状态变化却始终为Ⅰ→Ⅱ,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每空2分,共12分)如图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
(1)甲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D段,叶绿体内ADP移动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4 h内,____________(用图示字母表示)点植物积累有机物质最多。一昼夜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右侧截取的小叶片每小时制造的有机物重量为__________g。
11.(15分)如表是某小组为“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而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甲
试管乙
1
加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2 mL
2 mL
2
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
1 mL
/
3
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
1 mL
4
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2滴
2滴
5
观察
_______
_______
(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2分)。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写出改进方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为了将此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______(填“高温”或“冷藏”)处理。
(4)如果用出现同一结果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酶的活性,那么所需的时间越长,酶的活性越________。
2018-2019学年惠东燕岭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生物答题卡
(时间120分钟 满分90分)
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选项
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54分)
(每空1分,共9分)





(7分)
、 (试剂名称)

、 (2分)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 (3分)?
(每空2分,共12分)



(15分)
、 (2分) (2分)

(3分)
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实验结果及得出结论:
① ;(3分)
② 。(3分)
(3)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