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 的 认 识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例1。
学情分析 :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接体验,结合具体情境中理解“几倍”和“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语言表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渗透模型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倍”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当你上课表现出色时,老师会用什么方式表扬你?
师:今天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当某位同学表现出色时,我们就给他送几份掌声。“啪啪”为 1份,那2份掌声怎么拍?3份呢?
师:好,那就看看今天这节数学课上,你能得到多少份掌声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寻找数学信息。
师: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
(出示主题图)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信息。
2.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
师:同学们,我们先把目光集中到胡萝卜和红萝卜上,想一想,它们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师:你真厉害!你都会用倍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板书:倍的认识)
师: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成1份,那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一份2根,红萝卜2根一份,有这样的三份。
师:那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3 倍”。
师:你说的真清楚,那谁有办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
师:你是拿红萝卜跟胡萝卜比较,你能用笔来圈一圈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吗?
师:所以你的结论是——
师:还有谁也能像刚才这位同学那样,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3倍关系的?
师:同学们,都会说了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同桌互说)
师:刚才我们拿红萝卜跟胡萝卜比,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的?
师:是啊,先摆一摆、再圈一圈,让我们更明显地看出两种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多好的方法啊。
3.多角度思考,进一步感知“倍”。
师:你能不能用摆一摆、圈一圈的方法来找出白萝卜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呢?请完成练习纸上的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写好后同桌交流。
教师巡视并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下面的同学都交流好了吗?我们请台上的这位同学来说一说她刚才是怎么想的?
4.改变比较量,理解“倍”。
师:(课件不断变化白萝卜的根数)如果还是跟胡萝卜比,白萝卜有6个2根呢?
师:好,如果白萝卜有7个2根呢?
师:再看,白萝卜的根数等于胡萝卜的根数。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
倍呢?
师:刚才这位同学关注到了这时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是相等的。我们可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1倍。
师:接着看,白萝卜的根数有9个2根呢?
师:谁能举更大的例子来说说?
师:我们举了那么多的例子,你有什么发现?
师:看来大家都体会到了,只要胡萝卜是2根的这个标准不变,白萝卜的根数有几个2,那么白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二、改变标准量,理解“倍”
师:(课件出示)请接着看!兔妈妈又拿来一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谁来说一说?
师:怎么看出来的,谁来说一说?
师:都是6根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为什么一会是2倍,一会又是3倍呢?跟同桌先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说得真好,掌声送给他。大家都听明白了吗?比的标准变了,倍数也变了
三、练习巩固,应用“倍”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真棒呀,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圈一圈,填一填
摆小棒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是怎样学的?
五、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