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
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除法,并会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本节课,教材利用调查生活垃圾的情境,学习小数连除连乘混合运算。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运算和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城市每天都要清运大量的“生活垃圾”。而今天,光明小学五年一班的同学正在进行“生活垃圾”的调查汇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帮帮忙,好吗?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2、复习
(1)口算
0.48 ÷4= 6.3÷ 7= 0.25 ÷5=
0.36÷ 0.4= 0.2× 0.4= 0.62×0.2=
2、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96÷3+12??? 3+81÷9?? 12×3+20 ? 96÷3÷2
小结:这是我们以前学的整数混合运算,同学们掌握很好。接下来用这些
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二、新授。
( 一)活动一
1、出示主题图1,让学生独立审题,并提出问题。
2、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解决“一个人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学生先说一说怎样想的?独立解决
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师:同学们,看着这么多的算式,你有什么想法?新课标第一网
引导学生对比、讨论、研究不同的列式方法及算式表示的意义。
预设:
生1?:我先求4周一共是多少天?列式4×7=28(天) 再求每天多少kg?列式30.8÷28=1.1(kg)
生2:我先求一周有多少kg的垃圾?列式30.8÷4=7.7(kg)再求每天多少kg垃圾?7.7÷7=1.1(kg)
4、分析综合算式。
小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有乘除法时,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没括号要从左到右计算。
(二)活动二
1、出示主题图2,让学生独立审题,直接提出问题—“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学生独立解决,汇报,并对列出的综合算式进行算法总结。
小结: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小数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
三、巩固练习。
1、p18/2.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用脱式进行计算。
2、p18/1.
想让学生学会有序收集信息,灵活解决问题。老师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读题、理解题意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
3、p18/3.
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回忆9月有多少天,在独立解答。
4、p18/4.
(4)题是拓展题,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
四、总结。
说一说本节课上,自己最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30.8÷(4×7) 30.8÷4÷7
= 30.8÷28 = 7.7÷7
= 1.1(kg) = 1.1(kg)
答: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1.1kg的生活垃圾。
教学反思:
在学生过程中,学生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上还有问题,尤其是看到“9÷1.25×8”时,有的学生就会先算乘法。再有就是运算顺序虽然掌握了,但是在应用题的分析上不够仔细,致使列式出现错误。总的来说,学生对于运算的方法掌握较好,但是在灵活运用上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练习中注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