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20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20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29 10:15:38

文档简介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学习目标可以分解细化如下:
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 间的相对高度。
2. 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4.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峰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动手演示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学法】情景感受法、地图观察法、实践感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游戏一 比个子
快速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我们每个人都有高矮之分,地球上各点也有高低之分,怎么给它们比个子呢?
探讨主题:海拔和相对高度
什么是海拔?
什么是相对高度?
与比个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海拔相当于每个人的身高,相对高度相当于两个人的身高差值。比个子存在公不公平,要求站在同一水平面上。海拔也有精准的基准面,我国以青岛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基准,可以说青岛黄海海平面海拔为零。
活学活用:求珠穆朗玛峰和死海的相对高度。
归纳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
二、等高线地形图
1、动画演示
2、动手实验:游戏二 画土豆
步骤一:分别找出海拔为1cm、2cm、3cm...(虚拟对应100m、200m、300m)的三个点,连接成等高线。
步骤二:沿着等高线切成厚度一致的土豆片。
步骤三: 一起画一幅土豆山等高线地形图,体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观察探究:
a.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闭合的还是发散的?
b.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是否相等?
c.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海拔高度差是否相等?
d.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a.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b.对照山地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c.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找一找:喜羊羊在哪里?
归纳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
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平缓的低地。
山脊山谷: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陡坡缓坡:陡坡等高线密集,缓坡等高线稀疏。
观察记忆:
游戏三:指掌山峰
进一步理解掌握山体的不同部位。
通过上面的探究发现,我们很好地完成了第4个学习目标。
d.对照模型和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峰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学以致用 练习巩固
课件20张PPT。游戏一:比个子一、海拔和相对高度自主学习1.什么是海拔?
2.什么是相对高度?
3.与比个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1500米1000米500米海 平 面甲乙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单位是______。米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甲地的海拔-乙地的海拔。海拔约8844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海拔约 -415米8844-(-415)死海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的最高点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求两地的相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我知道了! 相同:
不同:都是垂直距离起点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300400500游戏二:画土豆 观察思考:1、等高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闭合的还是发散的?
2、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高度是否相等?
3、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海拔高度差是否相等?
4、等高线的疏密与坡的陡缓有什么关系?
1、闭合的曲线。
2、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
3、等高距相等。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总结:等高线的特征: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山脊山谷瞧,这里有什么? 等高线向高处凸“高谷低脊”山谷有 河流发育相邻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因其形如马鞍而得名)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适合的运动? 可能出现的景观?攀岩瀑布①④②③⑤⑦⑥ 两个山峰 高 稀疏 密集重叠 总结: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特征高低低①游戏三:指掌山峰甲乙 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哪条路线比较省力?John选了哪条路?为什么?学以致用:甲省力。
因为甲路线上的等高线稀疏,是缓坡。山峰山脊 山谷鞍部 陡崖ABCDE 连线题争当小小设计师要在河流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哪条路线?要在甲地和丙地之间修建公路,你会如何设计路线?甲① ② 1、修路选线:沿等高线,缓坡
2、引水时注意:a、从海拔高处引向低处,可自流引水
b、上游水质好 绘制一座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要求:从100m等高线开始绘制,等高距为100m。山地西侧较为平缓,东侧较为陡峭,南部是山谷,山峰海拔450m。争当小小绘制师评测练习
1.

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哪条路线比较省力?John选了哪条路?为什么?
2.连连看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峰
陡崖
3.争当小小设计师:
(1)要在河流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哪条路线?
(2)要在甲地和丙地之间修建公路,你会如何设计路线?
4.争当小小绘制师
绘制一座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要求:从100m等高线开始绘制,等高距为100m。山地西侧较为平缓,东侧较为陡峭,南部是山谷,山峰海拔4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