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章末检测卷:综合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章末检测卷:综合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27 20: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0分,共45分)
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1 mol钠原子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 0.2NA个硫酸分子与0.2 mol磷酸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1 mol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5NA
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氖分子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2.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A. 2NaW+Z2===2NaZ+W2
B. 2NaX+Z2===2NaZ+X2
C. 2NaW+Y2===2NaY+W2
D. 2NaZ+X2===2NaX+Z2
3.在加热情况下,用足量CO还原7 g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产生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2.5 g沉淀,此混合物不可能为(  )
A. FeO、Fe2O3
B. FeO、Fe3O4
C. Fe2O3、Fe3O4
D. FeO、Fe2O3、Fe3O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碘易升华,可保存在酒精中
B. 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 新制的氯水可长期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D. 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5.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  )
A. 氯化钠熔化导电
B. 液态汞导电
C. 硫酸溶液导电
D. 熔融状态氢氧化钾导电
6.将镁和铜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一氧化氮气体的体积为0.896 L(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4.32 g
B. 4.68 g
C. 5.36 g
D. 6.38 g
7.下列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合理的是(  )
A. 用25 mL烧杯量取14.80 mL 氢氧化钠溶液
B. 用10 mL量筒量取5.0 mL盐酸
C. 用托盘天平称取25.20 g 碳酸钠
D. 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0 mol·L-1氯化钠溶液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 SO2+ H2O===H2SiO3↓+SO
B.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C. 氢氟酸刻蚀玻璃涉及化学变化
D.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能得出实验结论:酸性 硝酸>碳酸>硅酸
9.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
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②反应生成标准状况的气体体积 ③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④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只有①
10.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不可能是(  )
A. NaCl
B. NaCl、NaBr、NaI
C. NaCl、NaBr
D. NaCl、NaI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
C. 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都为NA
D. 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
B. 将C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CO3沉淀
C. 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 0.12 g石墨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13.在某防空防灾演习现场,模拟一起大客车与一辆装有氯气的槽罐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槽罐翻落、氯气泄露。人防办立即指挥专业救援队在事发地点,测定风向,进行事故处置。引导大客车上的乘客(  )
A. 顺风向高处转移
B. 顺风向低处转移
C. 逆风向高处转移
D. 逆风向低处转移
14.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Na+、SO,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已知SO的还原性强于I-,则下列关于该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肯定含SO ②肯定不含Na+ ③可能含I- ④肯定不含I-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15.对于反应2SO2+O22S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B. 反应方程式中“”表示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可以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
C. 1 mol O2与2 mol SO2混合反应,可生成2 mol SO3
D. 在该反应中SO2做还原剂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
16.(1)向橙色的溴水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充分振荡后过滤,溶液呈现________色,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1)中滤液加入适量的氯水后,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1)中滤液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有________生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碳酸钠溶液。方案如下:步骤一,取25 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通入CO2气体至过量;步骤二,加热煮沸步骤一所得溶液;步骤三,另取25 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步骤二所得溶液混合,即得碳酸钠溶液。
(1)完成步骤一可选的化学试剂有:稀盐酸、NaOH溶液、大理石、饱和碳酸钠溶液、稀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等,需要的装置如下所示。

①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用a、b、c、d表示)。
②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A中常用药品为___________;装置C中化学药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提出“步骤二”没有必要,请你简述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E为淡黄色粉末,通常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1)A、C、E、F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向饱和的C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鉴别C与F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已知A、B、C、D、E、F、G、H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G为同一主族元素形成的单质,B、C、H在通常情况下为气体,化合物C是一种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1)H的名称是________。
(2)E的两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实验室用化合物A模拟工业上制备含氧酸D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1-15:BBBBB BBCCD ACCAC
16.【答案】 (1)无 Mg+Br2===MgBr2
(2)橙 Cl2+2Br-===2Cl-+Br2
(3)浅黄色沉淀 Ag++Br-===AgBr↓
17.【答案】(1)①a→d→c→b ②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烧杯中加水至没过导管口,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稀盐酸和大理石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减少二氧化碳的溶解
(2)OH-+HCO===CO+H2O
(3)步骤二的目的是除去溶解的过量的二氧化碳,否则将使碳酸钠不纯
18.【答案】 (1)Na Na2CO3 Na2O2 NaHCO3
(2)析出晶体 Na2CO3+H2O+CO2===2NaHCO3
(3)CaCl2溶液 CO+Ca2+===CaCO3↓
19.【答案】(1)一氧化碳
(2)制光导纤维 做装饰品
(3)C+2H2SO4(浓)CO2↑+2SO2↑+2H2O
(4)CO2+SiO+H2O===H2SiO3↓+CO(或2H2O+2CO2+SiO===H2SiO3↓+2HCO)
20.【答案】(1)NH3 NO2(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