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泥娃娃》 优课课件(30张幻灯片)+教学设计 +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7《泥娃娃》 优课课件(30张幻灯片)+教学设计 +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7-27 14:50:07

文档简介

共1课时
7 泥娃娃 小学美术 浙人美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泥塑人物的形式和特点。

2、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来表现儿童的活动,运用泥板、泥条、泥块、泥团来塑造人物的动态特征,并注意刻画表情。

3、感悟泥塑人物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泥塑人物的造型能力。

2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泥工刀、湿毛巾、底板等

教师:黏土、泥工刀、湿毛巾、擀面杖等工具材料,自制课件、无线网络、手机与电脑开通视频连接。


●流程设计:

一. 导: 感知泥性——泥巴会听话

二. 探: 改变泥形­——泥巴会变形

三. 赏: 欣赏展览——课题巧揭秘

四. 研: 技法学习——拜师学艺忙

五. 创: 学以致用——手艺大比拼

六. 获: 作品展览——快乐赏评会

七. 拓: 课后拓展——艺术无止境

3学情分析
《泥娃娃》选自浙美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7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泥巴是我们这代人童年最好的玩具,对于现在孩子来说,玩泥巴也是个百玩不厌的活动。五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揉、捏、搓等操作技能,而且具备浓厚的挑战意识,他们愿意探索新玩法,敢于尝试将简单的造型组合成更复杂的形象。因此本课不但可以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泥娃娃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4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泥塑方法塑造富有动态的泥人,并注意刻画表情。
难点:泥塑人物动态的稳定性。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 感知泥性——泥巴会听话
1、泥巴忆童年

师:欢迎进入今天的美术课堂,我们这节课的主题跟泥巴有关(师捧起一团黏土),每当看到小孩在玩泥巴,周老师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周老师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溪边玩泥巴过家家,泥巴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我对泥巴有着深厚的感情,直到现在还喜欢玩。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泥巴吗?

2、泥巴会听话

师:这团泥巴在周老师手里很听话,我让它圆它就圆,让它变方它就变方,你们的泥巴会听话吗?其实泥巴很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只要你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它就会听你的话。那你会用哪些方法让泥巴听话呢?

学生回答,师生一起体验让泥巴听话的基本方法:

①揉(圆形)

②捏(方块)

③搓(长条)

师:刚才我们用了揉、捏、搓的方法让泥巴听我们的话,除了这些,其实让泥巴听话还有很多方法(板书:揉搓捏接切压挖卷团擀剪)这节课让我们慢慢来尝试。

活动2【讲授】二. 探: 改变泥形——泥巴会变形
1、引导学生分清:泥块、泥团、泥板、泥条。

师:同学们,泥巴性格柔和,我们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它就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这就是泥巴会变形(板书)。

(出示幻灯片)看图片,你能叫出它们的名称吗?

2、如何制作一块泥板?

师现场快速示范(技法:压、擀、切)

活动3【活动】三. 赏: 欣赏展览——课题巧揭秘
1、欣赏“昆阳一小陶泥社团作品展”

师:周老师听说最近咱们学校陶泥社团的同学们也在玩泥巴,他们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展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背景音是歌曲《泥娃娃》)

师:他们做的是什么?(生:泥人、泥娃娃)

2、乘机揭示课题《7、泥娃娃》

活动4【练习】四. 研: 技法学习——拜师学艺忙
(一)泥人名家

1、师:说到捏泥人,全世界闻名有一家连锁品牌,是在咱们中国的北方,叫泥人张,泥人张的创始人是张明山(师简单讲述泥人张的故事)

故事梗概:张明山自幼随父亲学做泥塑,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有记载云:张明山能手九泥于袖中,对人捏像,谈笑自若,倾刻捏就,逼肖其人,故有“泥人张”之称。

2、欣赏泥人张父亲张长林的泥塑作品《渔樵问答》

3、赏析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的作品《吹糖人》

找一找:这件作品生动在哪里?

①蹲坐的姿势,微张的双臂;②鼓鼓的腮帮子(模拟吹口气)。

4、泥人张的技艺一代接一代传承(师简要描述)

“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创作的彩塑作品,曾获得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各种国际博览会的奖状、奖牌共二十余件。第二代创作了近万件彩塑作品,作品《二学仕》、《渔妇》等都为国家级文物珍藏在艺术博物馆中。第三代以突破一点来刻画人物,从动态中展示人物思想感情。用更严谨的造型、更鲜明的色彩来反映生活、表现时代,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日趋完美。当代泥人张的艺术事业已越出家庭门槛,形成社会艺术,这正如郭沫若先生为泥人张的题词:“用泥造人首女蜗,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二)拜师学艺

1、入门考验:

小组合作,挑选几块泥拼接成一个小泥人。(每组只需拼一个小泥人,看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考验!)

问题一:假如黏土湿度不够粘接不上怎么办?

解答:在接合处适量沾点水,小心按压修整,使它粘接密实。

学生分组接受入门考验。

师小结:其实所谓的入门考验,就是传授我们第一种方法——泥块接(粘牢很关键)

回顾技法步骤:塑造头部、塑造腿部、连接身体、整体组合。

小提示:表面不必太光滑,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

2、第二种方法——泥团捏

看视频学技法(稳定很关键)

观察讨论:怎样使塑造的动态人物更稳定?

①腿部加粗

②添加底座

③相互支撑

3、第三种方法——泥板卷

技法步骤:塑造头部、添加五官、塑造身体、整体组合、完成作品。



(三)师生合作

对比:哪件作品更生动传神?

思考:如何把泥娃娃塑造得更传神?

学生提意见,师现场示范(可邀请学生合作)

活动5【作业】五. 创: 学以致用——手艺大比拼
1、创作主题:《泥娃娃》

学以致用:①泥块接、②泥团捏、③泥片卷

要求:

①灵活运用揉、搓、捏、接、切、压、挖、卷等方法让泥巴听话

②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牢,稳定性要好,保留手捏质感

③准确表现人物动态,整体生动传神

创作之前先思考你最想塑造哪种动态?(坐、卧、趴、蹲、跪、舞、跑等)

小小泥人张,手艺大比拼,马上动起来!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反馈制作中的优缺点。

3、师利用学校的无线网络,将手机与电脑开通视频连接,现场采访学生并将优秀作品传回大屏幕供全班学生欣赏。

活动6【活动】六. 获: 作品展览——快乐赏评会

1、泥娃娃大聚会,将制作完成的泥娃娃摆在展览区域,收拾工具并整理好桌面。
2、小小泥人张,快乐赏评会!

(根据赏评要点评一评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赏评主题:《我喜爱的泥娃娃》

赏评要点:

①灵活运用了哪些方法让泥巴听话?

②头部与四肢粘牢了吗?稳定性好吗?有无保留手捏质感?

③是否准确表现人物动态,整体生动传神?

活动7【活动】七. 拓: 课后拓展——艺术无止境
1、刷白底再彩绘

师:我们的泥娃娃是泥土的原色,课后还可以给泥娃娃刷上白底,待干后进行彩绘。说到彩绘,看!这个泥娃娃颜色漂亮吗?关于他还有一段传说……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江苏无锡有一个叫惠山的地方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惠山大阿福。

2、欣赏不同时期的大阿福(简要带过)

惠山大阿福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名师创作了品种繁多的大阿福,有的手捧寿桃、元宝,有的身挂金锁片,这些都表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阿福色彩明艳、富有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它造型简练,缩短了身体比例。你瞧!它圆圆的身体连着大大的脑袋,外轮廓柔和弯曲,整个形体接近于圆形。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它那胖墩墩的样子和笑盈盈的表情,显得稚气和富态,含有“一团福气”的寓意。

惠山泥塑特别重视彩绘,色彩对比强烈,主次分明,有所谓“三分坯子七分画”之说,被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品”,早已远涉重洋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所珍爱。

3、课虽尽但趣无穷

师:这节课马上结束了,但我们的艺术创造还在继续。同学们课后可以把泥娃娃带回家彩绘,让它像惠山泥人一样成为一件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品。下课!
(共30张PPT)
第7课 泥娃娃
欢迎进入
今天的美术课堂
1
2
3
4
泥人张的创始人是张明山,他自幼随父亲学做泥塑,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有记载云:张明山能手九泥于袖中,对人捏像,谈笑自若,倾刻捏就,逼肖其人,故有“泥人张”之称。
泥人张父亲张长林
的泥塑作品
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
的泥塑作品《吹糖人》
找一找:这件作品生动在哪里?
“泥人张”第一代张明山创作的彩塑作品,曾获得巴拿马赛会一等奖和各种国际博览会的奖状、奖牌共二十余件。第二代创作了近万件彩塑作品,作品《二学仕》、《渔妇》等都为国家级文物珍藏在艺术博物馆中。第三代以突破一点来刻画人物,从动态中展示人物思想感情。用更严谨的造型、更鲜明的色彩来反映生活、表现时代,使作品更富于感染力,日趋完美。当代泥人张的艺术事业已越出家庭门槛,形成社会艺术,这正如郭沫若先生为泥人张的题词:“用泥造人首女蜗,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
1、泥块接
提示:表面不必太光滑,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
1
2
3
4
1、泥块接
2、泥团捏
2、泥团捏
怎样使塑造的动态人物更稳定?
1
2
3
3、泥板卷
1
2
3
4
5
3、泥板卷(局部)
★创作主题:
1、泥块接
3、泥片卷
2、泥团捏
★学以致用:
小小泥人张,手艺大比拼!
小小泥人张,快乐赏评会 !
★赏评主题:
★赏评要点:
根据赏评要点评一评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民间艺人给泥坯上色
关于他还有一段传说……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江苏无锡有一个叫惠山的地方野兽横行,危害儿童,有个叫“沙孩儿”的小孩,勇斗猛兽,为民除害。为了纪念“沙孩儿”,人们用惠山的黏土塑造了勇敢的“沙孩儿"形象——惠山大阿福。
说到彩绘,看!这个泥娃娃颜色漂亮吗?
惠山大阿福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名师创作了品种繁多的大阿福,有的手捧寿桃、元宝,有的身挂金锁片,这些都表现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阿福色彩明艳、富有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它造型简练,缩短了身体比例。你瞧!它圆圆的身体连着大大的脑袋,外轮廓柔和弯曲,整个形体接近于圆形。最惹人喜爱的还是它那胖墩墩的样子和笑盈盈的表情,显得稚气和富态,含有“一团福气”的寓意。
惠山泥塑特别重视彩绘,色彩对比强烈,主次分明,有所谓“三分坯子七分画”之说,被誉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工艺品”,早已远涉重洋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所珍爱。
坚持不懈
探索创新
艺术课堂
快乐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