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生物与非生物 同步练习(课件 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生物与非生物 同步练习(课件 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28 09: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第2章 观察生物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1611DA17(1)A (2)C (3)AA16C2D3C4C5B7B8C9B10C12C13D14D15C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答案显示181920AB(1)触角完整;去小触角;触角全去 (4)2(1)眼;触角 (2)D;足;运动 (3)E;壳;C;口 (4)D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孔子鸟化石 B.珊瑚
C.钟乳石 D.石头上的青苔【点拨】化石、珊瑚(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形成)、钟乳石都没有生命,都属于非生物;青苔有生命,属于生物。D2.【中考·淮北】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的
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D3.以下歌名中涉及的四种生物,若其中的三种属于同一类,则属于另一类的是(  )
A.TFBOYS的《红蜻蜓》
B.罗志祥的《小丑鱼》
C.何炅的《栀子花开》
D.周杰伦的《蜗牛》【点拨】蜻蜓、鱼、蜗牛属于动物,花属于植物。C4.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中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四个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吗?(  )
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
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C.狗摄取食物获得营养,松树自己制造营养
D.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C5.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
A.能生长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进行呼吸D6.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小孩打针时会哭
C.蜗牛受到刺激会缩回壳内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点拨】BCD都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A7.下表中生物的特征与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点拨】B中庄稼需要浇水、施肥,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而并不是说明需要呼吸。【答案】B8.下列特征中,能作为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类依据的有(  )
①能否生长 ②能否呼吸 ③能否繁殖后代 
④对外界刺激能否作出一定的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C9.猪笼草(如图)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能自由运动
D.它是绿色的【点拨】区分动物和植物的关键是看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B10.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却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呈红色、橙黄色或黄绿色,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红枫(  )
A.不能移动位置
B.没有呼吸作用
C.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D.只能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生活【点拨】区分动物和植物的关键是看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是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答案】C11.【中考·株洲】《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有反射现象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A1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白马河的水,发现有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有应激性
C.体小且为绿色 D.能生长繁殖【点拨】身体体小且为绿色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C13.我们在爬山时,可以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开路先锋——地衣。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分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
A.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适应性和多样性
D.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的特性【点拨】能生长在岩石上说明能适应环境,能分化岩石说明能影响环境。D14.变黄的杨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杨树能够繁殖和生长
C.杨树能够进行呼吸
D.杨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点拨】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等。D15.为了不惊动蜗牛,以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前后移动蜗牛
B.将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
D.将蜗牛放在放大镜上【点拨】要观察蜗牛触角上的双眼,不能惊动蜗牛,所以只能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C16.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C17.学校的兴趣小组为观察蜗牛的形态特征,决定到野外捕捉蜗牛。甲、乙、丙三位同学结伴同行,因为对捕捉地点出现分歧而单独行动,甲向背阳潮湿的田垄边走去,乙向向阳干燥的高地上走去,丙走进了水草丛生的浅水中捕捉。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捕捉后,其中一人捉到的蜗牛特别多。
(1)请问捉到蜗牛特别多的这位同学应该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A(2)据你掌握的知识,三位同学出行捕捉蜗牛的时间是(  )
A.上午     
B.下午
C.晚上     
D.一天中任何时间都可以C(3)据你掌握的知识,捕捉蜗牛最多的同学选择出行时间和捕捉地点的依据是(  )
A.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B.蜗牛白天活动,栖息于阴暗潮湿处
C.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向阳干燥处
D.蜗牛夜间活动,栖息于近水或水中A【点拨】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草丛、墙角处,用足爬行,且蜗牛夜间活动。18.【改编·台州】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____(填字母)。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AB19.读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填写各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2)能分泌黏液的是[ ]__________,它是蜗牛的________器官。
(3)对蜗牛自身起保护作用的是[ ]________,获取食物的结构是[ ]________。眼触角D 足运动E 壳C 口(4)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哪项刺激不产生反应:________。
A.触摸 B.强光
C.醋酸 D.拍手声D【点拨】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其整个躯体包括头、壳、足等部分,通过探究实验得知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没有听觉。20.设计实验:探究蜗牛两对触角的感觉功能。
请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步骤:
(1)取40只蜗牛,随机分为4组,编号并进行以下处理:1号__________________,2号去大触角,3号________________,4号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笔分别放在40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触角完整去小触角触角全去(3)分别把绿色菜叶和紫色菜叶放在40只蜗牛前2厘米处观察现象。
(4)分别把蘸有醋的吸水纸放在40只蜗牛前______厘米处观察现象。
(5)用物体分别触碰40只蜗牛,观察现象。2【方法规律】本题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要研究两对触角的感觉功能,对研究对象的处理就应该为触角完整、一对触角、没有触角。本题除研究因素外,其他变量应保持不变,所以笔、菜叶和醋距离蜗牛都应相同即是2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