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4《阿房宫赋》(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4《阿房宫赋》(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8 16:0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阿房宫赋杜牧简介“赋”: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关于赋的特点,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在形式上多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用华丽的辞藻描写事物。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在内容上多采用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的手法。
赋既像诗歌那样具有声韵美,又可以像散文那样铺陈说理。
诵读,清末福建人陈衍五岁时读《孟子·不仁者可与言哉》章,爱好它的音节顿挫,读了又读。他的父亲从外面回来,听了面露喜色,说:“这孩子对于书中的道理,大概有很深的体会。”声与心通,声可求气,亦可传情,可见,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惟其意的诵读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诵读这篇文章,通过诵读深入的领会文章的特点。《琵琶行》一诗中说:“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要读好这篇文章也必须给诵读定个基调。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结合上节课的学习,说一说诵读这篇文章应该以怎样的感情基调?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概括外貌细写内部先写楼阁次写长桥复道后写宫中歌舞盛况 第一段(由概括到具体)建筑人物 宏伟壮丽 第二段宫女来历众多哀怨 穷奢
极欲妃嫔媵嫱明星…所之也承上段
歌舞之盛比喻
排比
夸张缦立、 望幸、 不见二、写阿房宫的美女和珍宝,揭露秦朝统
治者奢侈的生活。珍宝来源数量处置 第三段 穷奢极欲贪欲挥霍灭亡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使……多于……
(六个排比)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叫、举、一炬常情积怨爆发 自取灭亡第四段 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卒章显志 不爱民哀之,鉴之 《新唐记》[宝历二年十二月]:“庚申,出宫人三千。”赵王石虎采选民女:增置女官二十四等,东宫十二等,大发民女三万余人,分三等以配之。太子诸公子私令采发者又将万人。郡县务求美色,多强夺人妻,杀其夫及夫自杀者三千余人。蒲洪上书谏石虎曰:“夺人妻女十万余以实后宫,圣帝明王之所为,固若是乎? 写 作 背 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 、吐番、南诏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
描写议论雄伟壮观的阿房宫总结教训警示当世宏大宽广宏伟瑰丽统一建筑美人之多珍宝之富由描写 转为议论阿房宫内美人珍宝对比事例秦王骄奢宫化焦土戒奢爱民借古讽今赋:铺采摛文
体物言志排比
夸张借古讽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