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到了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国大地身处水深火热,需要一次摧枯拉朽式的推倒重建。可是近代中国前进的道路异常坎坷,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作出了各种尝试。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帝制,也只是在民族复兴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假如你是革命党人,武昌起义成功后,你首先考虑的大事是什么?
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比如:南京的逸仙桥,中山路,广东的中山市……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
这里的“国”指的是什么呢?
中华民国
狭义:
广义:
辛亥革命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
1.背景:
2.时间:
3.临时大总统:
4.副总统:
民国之立
背景与条件:
1.政治基础:武昌起义胜利,全国10多个省独立,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崩溃。
2.思想基础:三民主义给了革命党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进行斗争的巨大精神力量。
3.组织基础:独立各省的代表聚会南京,孙中山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民国之立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
五色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红、黄、蓝、白、黑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民国之立
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
大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1912年1月28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成立(左四黄兴、左五孙中山、左六唐绍仪)
临时政府表面上是革命党人主持的资产阶级政权,实际上是旧官僚、立宪派、革命派的联合体。这就引起了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极大不满,他们暗中支持袁世凯,以求获取更大利益。
民国之立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
1.背景:
2.时间:
3.临时大总统:
4.副总统:
5.意义:
民国之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政治、思想、组织
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
孙中山
黎元洪
材料一:临时政府成立之后,……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材料二:临时政府重申承认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担过去的外债和赔款,保护帝国主义在华的各种特权和利益。
——《告各友邦书》
思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关系上,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变化?
换取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清朝重臣袁世凯
民国总统袁世凯
洪宪皇帝袁世凯
袁氏当国
袁世凯赋闲垂钓(1909年)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
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是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在辛亥革命前的十几年中,他以叛卖维新派而获得那拉氏的信任,以血腥镇压义和团和出卖主权而博得帝国主义的欢心,一直是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所倚重的人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清政府
袁世凯
帝国主义列强
革命党人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任命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支持
袁氏当国
孙中山:“如清帝宣布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则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1月16日袁世凯给清王朝的密电:“海军尽叛,天险已无,何能悉以六镇诸军,防卫京津?虽效周室之播迁,已无相容之地。” “清帝尊号不变、每年领取四百万元费用,暂居宫内。”
大清之退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於前,北方诸将亦主张於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2月13日,“本总统当践誓言,辞职引退,为此咨告贵院,应代表国民之公意,速举贤能,来南京接事,以便解职。”
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哪些条件?
孙中山的“紧箍咒”
临时政府驻地设于南京不得更改;
新总统亲自到南京受任之日,本总统
及国务员才解职;
临时参议院所指定的临时约法,新总统必须遵守。
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现场?
内容
④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①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③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三权分立
行政权(总统、国务员)
立法权(国会)
司法权(法院)
制衡
有效地防止专制独裁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袁世凯为什么能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的原因。
(2)袁世凯对革命党人玩弄“打” 和“拉” 的两手策略 。对清皇室武力逼宫,迫清帝退位。
(3)帝国主义列强和各种反动势力勾结,抵制和破坏革命。
探究研讨
材料一:皇帝在以前该算是至尊极高、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过时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人们去想以前不敢想的问题、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
(金冲及《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改变了中国?》)
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辛亥革命评价?
☆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
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
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
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据当时南京的外国人说:“此地的下层人士通常谈到孙文博士认为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有名词,认为它不过是更高头衔的委婉说法罢了”。
☆知县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革命的不彻底
辛亥革命评价?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1919年)
辛亥革命评价?
遗憾: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思考
1911年
1912年
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
(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
1913年
1917年
1915年
民国2年
民国4年
民国6年
–1911
=
民国纪年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至于各省,若闻革命军领袖是一小官,必不附和。吾辈欲革命速成,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可使各省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吴兆麟(武昌起义总指挥)
黎元洪:清朝官僚。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自己的部下从姨太太的床底下拖出,后被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以致后来有人在背后叫他“床下都督”。
《临时约法》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钦定宪法大纲》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