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老子
(1)简介:_____后期楚国人,
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 __________一书中。
(2)思想:a.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人们应_________; b.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政治上主张 __________。
老子像
《道德经》
“无为而治”
道家
春秋
顺应自然
二. 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 ______后期鲁国人, 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 ________ 一书。
(2) 核心思想: _______, 提出“仁者爱人”,将_____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 治国思想: 推崇西周制度, 主张 ______, 反对苛政。
(4) 教育成就: ①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__________, 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5) 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________
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像
《论语》
“仁”
以德治国
儒家
春秋
“仁”
“有教无类”
道德规范
孔子的教育思想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学生要有老实的学习态度、
要谦虚好学、温故知新等。
孔子的“有教无类”体现出对教育的公平性的追求。
孔子重视“仁”和“礼”,这是和谐社会思想的雏形,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孔子
请阅读课本P36-37页,完成孔子名片的介绍
春秋后期
鲁国
儒家学派
主张“以德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
名丘,字仲尼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注重“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等
《论语》弟子整理其言行而成
年代:
国籍:
姓名:
创立的学派:
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教育观点:
重要著作:
地位: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政治主张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仁、爱人、为政以德
“仁”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教育成就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下,注意因材施教。
教育成就
因材施教。
从前孔子拜七岁的项橐(tuó )为老师,古代
圣贤尚且勤学如此,我们更应勤学好问。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教育成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知新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动漫标准像
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截至2015年12月6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
韩国
英国爱丁堡大学孔子学院
澳大利亚
北欧
第8课 百家争鸣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主张:
“仁”
“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孔子
老子
三、百家争鸣
1、何谓“百家”?
“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
2、 “诸子百家”形成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3、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制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兼爱”、“非攻”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民贵君轻”;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孟子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荀子》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代表作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思想主张
著作
“兼爱”、“非攻”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墨子》
生平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孟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孟
子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荀子》书影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荀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荀
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庄子》书影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庄
子
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韩非子》书影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孙子(约公元前535-?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孙子
约公元前535-?
5、 “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地主阶级的兴起,周朝旧制度的崩溃等),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6、“诸子百家”如何“争鸣”?
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7、“诸子百家” “争鸣”使当时社会出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8、 什么是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当时,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励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9、“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出各种主张和方略,并不断辩论,取长补短,相互影响。对此,你有何感触?
(2)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
(1)我们应该学习诸子先贤们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自己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第8课 百家争鸣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主张:
“仁”
“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顺应自然,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孔子
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墨子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孟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荀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
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韩非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
百家争鸣
法家!
第8课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第8课 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楚国有个人随国君出战,征伐其他国家,可是多次当逃兵。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当逃兵时,他言道:“家中有老父亲,我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
动
脑
筋
想一想,对这个人的做法,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树立“环保” (儒家:孟子)意识,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吧!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生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