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课件(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 第6课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课件(共5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29 14: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拿破仑将《蒙》挂在卧室内,每日独自欣赏多次;
法国总统戴高乐心绪不宁时,便前往卢浮宫赏画;
《蒙》每半年体检一次,启程时,30辆警车押队,200余名荷枪实弹的彪形大汉前呼后拥。目前全世界已有假的《蒙》200余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四幅。
《蒙》曾四次出国,荣耀无比。1951年,他在西班牙受到国家元首级别的隆重礼遇,1954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派出六架专机和300多名礼仪小姐,将它从巴黎接到伦敦,法国破例允许丘吉尔用手指摸画,但规定必须手指必须反复洗刷和严格消毒。
《蒙娜丽莎》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寄托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向往。
薄伽丘(1313--75)
马丁·路德(1483--1546)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一、文艺复兴 (14-17世纪)
1.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2.文艺复兴的概况
3.有哪些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与思想?
4.文艺复兴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5.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个人必须抛弃尘世的欲望,自甘贫困,寄希望于来世;同时,社会的秩 序,人与人的关系,也必须遵循上帝的目的,遵从等级制度的安排。
——(中世纪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
富人要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
——《圣经》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中世纪的宗教和神学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14世纪时,意大利中、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崛起的商人阶级由于拥有财富而创造了为财富服务的新思维,提出了关照人的生命与尊严的价值观。
经济:意大利部分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变革中世纪的财富有罪的观念,追求现实的幸福;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思想和人才:意大利丰富的古希腊、古罗马的
文化遗存,容易接触到古希腊手
稿等
帮助了科学的传播,打破了中世纪的黑暗!
天才科学家们用生命代价换来的知识可以更加广泛的被传播……
印刷术
布鲁诺
文化:造纸术、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病人先是高烧不退,接着在腋窝、颈部、与腹股沟处生出黑色的疖疮。黑死病由此得名。黑死病猖獗了约300年,仅在欧洲就造成2500万人死亡,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
黑死病促使人们进行反省:到底是什么行为引起了上帝的愤怒,为什么好人与坏人会无区别地大量死亡? 如果说成年人因为犯罪而受到应有的代价, 为什么无辜的孩子也要承受死亡的惩罚?为什么那些作为上帝使者的教士也无法幸免?
天灾:黑死病在欧洲流行,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慌,同时也促使人们质疑封建神学。
(一)文艺复兴的背景
经济: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教会和神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文化:意大利文化氛围相对自由,特殊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和发展,要求 在思想文化领域冲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追求现世幸福。
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文化传播
(根本)
天灾:黑死病在欧洲流行,造成极大的社会恐慌,同时也促使人们质疑封建神学。
有人认为,文艺复兴就是意大利人不满意当时教会对文化的控制,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你怎么看待?
14—17世纪早期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展开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
①天主教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②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③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反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为什么资产阶级反封建要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二)文艺复兴的含义及实质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三)文艺复兴的核心(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
你是如何理解“人文主义”的?
1、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要求摆脱宗教的束缚,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
2、“人文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区别:
——人文主义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
3、人文主义的意义:
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禁欲和来世 等级观念 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现世的享受 自由平等 理性和科学
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关注人的理性!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关注人性的本能!
英国
文学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意大利

文学
“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神曲》
《歌集》
《十日谈》
“人曲”
(四)代表人物(文学)及作品等
阶段 国别 人物 代表作品 思想特征

初期






高潮



彼特拉克(1304-1374年)“人文主义之父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其背景是欧洲中世纪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黑死病。作者通过10个避难的男女青年讲故事的形式,一方面以犀利的笔锋,辛辣地嘲讽教会的黑暗、罪恶,尖锐地抨击僧侣的奸诈和伪善,无情地鞭挞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腐败;另一方面,他赞赏平民、商人的聪敏才智,赞扬妇女的善良、深情、机智,维护社会平等。
《十日谈》片段一:……一路行来,可巧遇见一队衣服华丽、年青漂亮的姑娘迎面走来——原来是刚刚参加婚礼回来的女宾。那小伙子一看见她们,立即就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
“我的孩子,”父亲回答,“快低下头,眼睛盯着地面,别看它们,它们全都是祸水”。
“可是它们叫什么名字呢?”那儿子追问道。
那老子不愿意让他的儿子知道她们是女人,生怕会唤起他的邪恶的肉欲,所以只说:“它们叫做‘绿鹅’。
想一想:父亲将女人说成是“绿鹅”“祸水”是受了什么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呢?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十日谈》片段二:说也奇怪,小伙子生平还没看见过女人,眼前许许多多新鲜事物,……他全都不曾留意,这会儿却冷不防对他的老子这么说:“啊,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唉,我的孩子,”父亲回答说,“别闹啦,我对你说过,它们全都是祸水。”
……儿子却说:“……,我还没看见过这么美丽、这么逗人爱的东西呢。它们比你时常给我看的天使的画像还要好看呢。看在老天的面上,要是你疼我的话,让我们想个法儿,把那边的绿鹅带一头回去吧……”
请思考:儿子在许许多多新鲜事物面前独独选择了“绿鹅”,这说明了什么?
人性无处不在,欲望是人的自然本能。
《神曲》是但丁的不朽诗篇,共一百曲,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篇。主要情节是描写诗人在维吉尔和贝德丽采的引导下,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的经过。作者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描写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但丁(1265-1321年)
莎士比亚
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一切时代。——本·琼生
英国大文豪。他当过剧院演员,后来写剧本。一生共写了39个剧本。 他的作品赞美友谊和爱情,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深刻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
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电影《哈姆雷特》剧照
 精彩台词:
朱丽叶:“是谁叫你到这儿来的?” ,“又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罗密欧:“是爱情怂恿我来的,是爱情指引我到这儿来,既使你身在天外或遥远的海滨,我也会冒着风险来找你这颗珍宝。”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雷特》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什么看法?


②他对人性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何不同?


③这种不同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
----歌颂人间的爱情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从关注人的本能到关注人的理性
----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五)代表人物(美术三杰)
达芬奇
1452-1519
米开朗琪罗
1475-1564
拉斐尔
1483-1520
A1《查丁尼大帝和他的侍从》
B1《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专家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你悲哀吗?这微笑就变成感伤的,和你一起悲哀了。你快乐了吗?她的口角似乎在牵动,笑容在扩大,她面前的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光明同样快乐。”
—— 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达·芬奇
A2雕塑《安东尼·奥索》
B2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广场大卫塑像
500年来,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创造的“大卫像”,始终被视为西方美男子强健体魄的代表。“大卫”像身高4.1米,体格健美,神态坚定,肌肉紧张而饱满,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
A3《圣母子》
B3拉斐尔《纱罩圣母》
探究:文艺复兴巨匠是如何在其作品中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薄伽丘的《十日谈》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揭露教会的腐化与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与丑行,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达芬奇突破“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
米开朗琪罗塑造的雕像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眉宇间洋溢着母性的慈爱和幸福。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早期资产阶段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恩格斯称赞他是一位“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位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他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的主要著作《君主论》 。
思想方面:


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推动了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的产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六)文艺复兴的影响
哥白尼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初版)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恩格斯
伽利略
望远镜
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
思想方面:


文学艺术方面:

自然科学方面: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推动了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的产生,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六)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开辟有什么关系?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新航路的开辟又促进了人文主义深入人心。两者相辅相成,推动欧洲发展。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六)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同样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人文主义者过分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之禁锢人性,因而在道德和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道德意识,放纵了人性,导致个人主义的极端化。?第一,引发了社会道德的滑坡。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精神出在动荡之种,这给传统道德带来一定冲击,自然影响到伦理观念。另一方面,在动荡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这种解放出来的活力在无拘无束之中成了破坏的源泉,导致短期内道德理念上的紊乱,从而表现出滑坡的迹象。?第二,导致个人主义的极端化。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使人得到了解放,但也使人得到了放纵,造成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整个近现代历程实质上就是个人注意逐渐变本加厉地统治人们思想的过程。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近代主体哲学是今天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和政治文化危机的渊薮。
文艺复兴与我们
面对一种现实 ,我们需要人文精神;
面对另一种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和保护历史 ;
现代我们的心灵需要有理想,需要有崇高精神的寄托 ;
……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人性从基督教的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了。但是文艺复兴在当时欧洲的影响,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 则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
二、宗教改革(1517---)

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有什么意义?
二、宗教改革(1517年——)
1、背景:
1)文艺复兴影响
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压榨(教皇的奶牛)
3)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根本原因)
4)1517年出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教堂门口
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a.信仰上帝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b.个人有权直接解读圣经
c.简化宗教仪式(建立廉价教会)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马丁·路德的主张
二、宗教改革
【巩固练习】

例题: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


A.《圣经》是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每个教徒都可以解读《圣经》

B.主张减少教堂和修道院,七项圣礼中只剩洗礼、圣餐两项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D.灵魂得到拯救,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否认了教皇的权威的是( )
D
体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愿望的是( )
A
反映资产阶级资本原始积累要求的是( )
C
最有利于得到封建诸侯的支持的是( )
B
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德国之后,欧洲其他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其中瑞士、英国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
瑞士:加尔文改革(内容更为激进):
主张“预定论”,更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英国: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
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
英国教会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
东正教
(东派)
公教(天主教)
(西派)
东正教
新教
天主教
第一次分裂1054年
第二次分裂
16世纪
4、宗教改革的影响

3)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将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
本课小结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这是“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主要内涵。
神权下的自我
神权至上----以神为中心
人性至上
文艺复兴


(上层)
宗教改革
(下层)
以人为中心
A .大多数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
B .人是罪恶、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而落在个人身上
D.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
1、下列哪些观点符合人文主义思想?
看一看,比一比
(1).文艺复兴运动薄伽丘的作品是《歌集 》。 ( )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都突出人和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


(3).马丁.路德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只有教皇可以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其他信徒都不可以。( )

2、判断下列各题的对与错
×
×
×
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2、西欧宗教改革的最大历史作用是( )
A、教会的土地和财产被没收
B、宗教自由在西欧逐渐盛行
C、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精神枷锁
A
我学会了吗?
3、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
C.是一场宣传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
D.是一场对抗基督教文化的运动。

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①都最先发生于意大利,②都发展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③矛头都指向天主教会神学,
④都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
A、①②③④ B、 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