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菩萨蛮》(其二) 韦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由情到景,由景到情的艺术效果。
2、理解直抒胸臆,却又盘旋郁 结的抒情方式。
3、通过鉴赏,感受江南美,更好地理解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
相关背景韦庄《菩萨蛮》共五首,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主要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本词是第二首。
黄巢起义后,藩镇混乱,韦庄避难江南长达十年之久。本词即是他避乱江南时所作。诵读提示这首词每两句换一次韵,且仄韵、平韵仄韵、平韵,重复回环,有复叠之美。
诵读时,遇平声韵“天”、“眠”、“乡”“肠”应拖长音,稍作停顿;
遇仄声韵如“好”“老”“月”“雪”等则应急促些。
鉴赏:
用散文笔调描绘“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四句词的意境。要求:合情合理,优美丰富。12/31/2019该课件由【语文公社】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春水碧于天
风景美春水比蓝天还要澄明碧绿画船听雨眠躺在画船上,看江南蒙蒙烟雨,听细雨声声入梦,这种生活是多么悠然惬意啊
生
活
美 在炉边卖酒的少女像一轮明月,双腕像凝满霜雪一样洁白。
《史记·司马相如传》:“而令文君当垆”。《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人物美
12/31/2019(1)好在景美
(2)好在生活美
(3)好在人美
江南好春水碧于天
从视觉角度写:描绘春水色彩,突出水之清,水之绿,令人心旷神怡。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声,渐渐入眠,十分惬意闲适。
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比喻生动贴切,极言其皮肤之白皙、细腻,因为卖酒女子用手打酒,手臂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所以作者对皓腕加以特写。
画船听雨眠 寄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什么? 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今若还乡,目击离乱,只令人断肠,故惟有暂不还乡,以待时定。知人论诗“未老莫还乡”这平易的五个字却有多少转折,佛经上说“才说无便是有”,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他没有用“不”字,用的是有叮嘱口吻的“莫”字,细细地品味,此处的“莫”字,表现出了一种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说“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还乡”是一层意思,“莫”是第二层意思,又加上“未老”二字,是第三层意思,因为人没有老,在外漂泊几年也没有关系,王粲《登楼赋》说:“情眷眷而怀归。”人到年老会特别思念故土。《白雨斋词话》:“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境”。
纡者,曲也;达者,通也。韦庄词表面显得直率,其实情意曲折;口吻看似通达,而内容其实沉郁,这正是词中最好的境界。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的风光美和人物美,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依恋之情,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 ??主旨总结:拓展比较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