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对家道中落的伤感和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激情诵读,思考问题:
(读音、节奏、感情)
喜从何来,悲自何出 ?
县城东南,列第相望。宾客过从饮酒无需日,而归氏世世为县人所服。时人为之语曰:县官印,不如归家信。
高祖与诸弟出,常乘马,行者为之避道。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细读文本:
探究本文选材和表现情感的独到之处关于题目:
志,一种文体,用以记叙事物、抒发情感。
根据《说文解字》,志,战国文字,从心之声,本一义心之所至。作者用“志”字,是通过项脊轩寄托作者的心情,心之所至,笔之所至,情之所至,感动人心。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
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
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先妻少长富贵家,及来归,甘淡薄,亲自操作。
(先妻)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
——归有光《请敕命事略》 浣溪纱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寒花葬志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 日死。葬虚丘。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ruò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吾妻淡米粗茶过啊
寒时炉火亮
花前月下唱啊
提笔画你一张
木门渗着香
萝草围满墙
妻不怕衣旧
郎不嫌糟糠
若不是你辞世别
吾半生未觉凄惶新居故里仍闻
夜夜琴声漾天外边的人啊
依然在我心上坟前相思长
生死两茫茫若我遵道法
梦里拥琳琅越想见你时
天涯分外长 女儿今要嫁
披了一身妆回过头张望
如你当年模样而我草草数十载
仍只记得小河边
闻花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