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旅 夜 书 怀杜甫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学习目标
1 、诵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2 、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从题目入手分析诗歌
思考:如果我们漂泊在外,会有什么感情? 旅夜书怀
杜甫 (765年,五十三岁时作)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二、赏析前两联
1、写了哪些景(意象),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比较这两联诗歌的意象,有什么不同之处。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思考:我们学过的个人生命短暂跟自然阔大恒久让人油然而生凄凉孤独感情的诗句。3、诗人为什么要渲染这样一种凄苦的氛围。(知人论世)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三、赏析后两联
再读诗歌印证诗人情感前一层
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后一层
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反衬反语比喻方法提示
1、从题目入手
2、知人论世
3、抓意象析情感13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 情?请简要分析。 牛刀小试??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注:驼褐,兽毛织的衣物。作业
1、整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背诵默写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