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苏 幕 遮》
周 邦 彦
学习目标
.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文 学成就
. 品味鉴赏 “缘景明情” 通过分析品味诗歌的景物描写,体悟作者情感。
三 . 朗读背诵默写诗文知人论世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北宋中后期词坛上一位有代表性的词人。他精通音律、句法、章法,在艺术表现上精雕细琢,追求精巧含蓄的词境。
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为他词作的重要主题。 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初 读 感 知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读准字音 读出韵律 读懂感情 这首词上片主要描绘了哪几幅图景?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消暑沉香 鸟雀呼晴 雨后风荷
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本词写景优美,抒情动人。
请选择你喜欢的诗句加以赏析
提示:写景部分可从炼字角度入手。
抒情部分可从抒情方式入手。合 作 探 究赏 析 示 例燎沉香,消溽暑:
“溽”“暑”两个字点明当时是炎热潮湿的夏季。作者借“燎沉香”来消暑,也暗示作者烦闷的心情,与后文的“鸟雀”“风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拟人,“呼”更显人性化,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
“风”字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
“举”字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立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做长安旅。
“遥”体现离家之远,家在吴门,如今却身在长安。
“久”体现离家时间之长,表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
“旅”准确点明作者在外漂泊流浪的身份。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作者借梦境再现了在家乡结伴嬉戏的画面,江南五月,众人结伴划船进入荷塘深处(即芙蓉浦)。而今,宦游在外的词人,只能“梦入芙蓉浦”,借梦境把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短,使作者思归之心得到片刻的满足。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回忆起我,这种写法叫对写。拓 展 延 伸 在表现怀人主题的诗歌中,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往往借助于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手法――“对写法”。
所谓“对写法”,就是诗中主人公明明在苦苦思念对方,诗人却不进行直接的描述,而是从对方着笔,将这种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例 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中,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活 学 活 用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简要赏析本诗中的对写手法。 课 堂 小 结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词却写得清新淡雅。
上片写景,由室内到室外,由沉香到风荷,由侵晓到初阳,时空分明;下片抒情,先由离乡距离之远、时间之久渲染烘托,然后写自己梦回家乡予以深化。全词章法严谨,风韵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