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节节练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选择题
1.(2019春丰台区期末)《居易录谈》中记载:“今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绯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所谓堂花,又名唐花是也。”北京世园会中国馆里的冬日腊梅、夏季月季与秋天菊花同时开放,正是使用了这种方法。唐花技术改变花期的环境因素是( )
空气 B.土壤 C.温度 D.水分
2.(2019春高邑县期末)捕食,竞争,共生、寄生属于( )
A.种内关系
B.后两者是种内关系
C.种间关系
D.捕食属于种间关系,寄生属于种内关系
3.(2019春遂宁期末)遂宁市安居区的七彩明珠是国家4A级景区,这里一年四季都开满了鲜花。辛夷花、芍药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桂花在秋风中盛开。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日照时间长短 B.空气
C.温度 D.光照强度
4.(2019春?龙岗区期末)与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往往更高。从适应环境的角度看,原因是( )
A.人种不一样,北欧一般是白人
B.经济不一样,北欧较发达
C.饮食不一样,北欧人以面包为主食
D.气候不一样,北欧比较寒冷
5.(2019?武汉)武汉市具有多处湿地生态公园,湿地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6..(2019蓬江区校级二模)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下列哪项作为单一变量( )
A.温度 B.空气 C.土壤湿度 D.光照
7.(2019建湖县校级模拟)每年4月下旬左右,杨柳絮漫天飞舞。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吸入柳絮、杨絮、花粉等物质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8.(2019?贵阳)有的生物学实验需要测量数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B.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
C.实验时用更多的同样材料同时进行实验,也是开展重复实验
D.重复实验需要保证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要重复做几次
9.(2019?包头)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是( )
A.温度影响植物何时开花
B.“山寺桃花”适应了“山寺”的环境
C.“人间”属于生物因素
D.“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
10..(2019?诸城市三模)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实验,以下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计常温、比常温略高和比常温略低的三组实验,常温组作为对照
B.除水温外其他条件应相同,避免水质等因素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C.金鱼的鰓盖和口每交替张合一次,鳃内即可完成两次气体交换
D.可将实验重复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二、非选择题
11.(2018秋?五华县期末)某市的国家森林公园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1)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O2、固定C02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 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3)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 (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4)森林公园里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这是生物多样性的 。
12.(2018秋?滕州市期末)当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时,常常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我们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花盆的下面。“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有些同学提出了上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完成探究。
(1)根据所探究的问题,该实验的变量是 。
(2)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和经验,你作出的假设是: 。
(3)制定计划: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 所示,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然后在纸盒中央放入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硬纸盒两侧鼠妇的数量按上述实验计划进行多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计算出硬纸盒两侧鼠妇的平均数。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10只鼠妇? 。
(5)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
(6)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
C 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北京世园会中国馆里的冬日腊梅、夏季月季与秋天菊花同时开放,就是给花提供适宜的温度。“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所谓堂花,又名唐花是也。”因此唐花技术改变花期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D 非生物因素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因此辛夷花、芍药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桂花秋天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D北欧人的鼻子要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大一些,鼻腔也就相应长一些,更好的预热寒冷的空气,防止冷空气对肺的刺激,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A 植物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清新,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市具有多处湿地生态公园”中的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C 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单一的实验变量是土壤的湿度,其它条件如土壤的温度、光照、土壤的酸碱度都应相同。
A 每年4月下旬左右,杨柳絮漫天飞舞。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或吸入柳絮、杨絮、花粉等物质后,容易引起流鼻涕、打喷嚏、呼吸急促等症状。其中柳絮、杨絮、花粉是植物上的一种结构,属于生物因素,因此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环境因素中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在科学实验中所得的数据,往往出现误差,误差并不是错误,误差越小越准确,但是在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想使误差减小,要就同一个实验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几次,如果重复的数据十分接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结果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准确,科学实验的数据结果应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则取其中一组的数据即可代表实验结果是错误的。
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山寺“属于非生物因素。
C 观察时,金鱼鳃盖开闭1次就相当于完成1次气体交换。
解析 (1)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因此“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温度。(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招虎山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O2、固定CO2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维持碳一氧平衡起重要作用。“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3)“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4)生物的家族中包含植物、动物、真菌、病毒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生物种类,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答案:(l)温度(2)维持碳一氧平衡;生物影响环境(3)捕食(4)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12.解析(1)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湿度,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干燥和潮湿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湿度为单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而设置对照组时要把握惟一变量,既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他条件都一致。本实验中将一个硬纸盒一分为二,硬纸盒两侧内的条件应如图B所示:一侧是干土,另一侧是湿土的环境,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并进行观察,这样就形成干土与湿土两种环境,以湿度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4)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若只用一只鼠妇不可以。原因是由于偶然性造成误差。
(5)(6)实验现象:硬纸盒潮湿一侧鼠妇的数量明显多于干燥一侧鼠妇的数量,与该同学的假设相吻合,因此结论是鼠妇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
答案:(1)湿度(2)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3)B(4)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5)大于(6)鼠妇喜欢潮湿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