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
读书时,我会画出写得好的语句,记录在摘抄本上。
我喜欢归类摘抄。把描写同类事物的语句分门别类地写下来,经常翻看,对我的习作很有帮助。
摘抄时,遇到写得生动的语句,我会在旁边写写感受,特别喜欢的我还会背下来。
我会在摘抄内容的右下方标明出处。
教师指导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拓宽知识面,还可以深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笔记,这样可以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培养我们阅读的兴趣,使我们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同时还会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所以说,在阅读过程中做读书笔记是很有必要的。
拓展积累
读书笔记的种类,一般分为以下四大类:
(1)摘要式。
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
(2)评注式。
这种方式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文章重点地方空白处加批注、折页做记号。
(3)心得式。
即读后感,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
(4)记载式。
可以记在单独的笔记本上,也可以用剪报、卡片的形式来呈现。
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照样子写句子。
你发现这些句子都有什么特点呢?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___________。
_________得___________。
·
·
·
·
·
腰酸背痛
这口井深
看不到底
这些句子都带有补语,补语补充说明动作的状态或者是形态的程度。
我的发现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朗读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点词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起头,顺序而下,一般由三项或更多项组成。例如,我们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我的发现
书写提示
英
及
柔
雾
蒙
奏
煤
翅
我们在写这几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撇和捺写得舒展,不要蜷缩。在书写过程中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日积月累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luó
fú
rónɡ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词语解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古诗大意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她们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拓展阅读
读一读下面这首采莲的诗,看看这首诗中发生了什么?
池 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772--846) 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 山西)人,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作者简介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古诗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