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4古诗三首》(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4古诗三首》(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9 18:2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4 古诗三首走近作者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人称“小杜”,区别于杜甫的“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枫叶为掌状,有五个“手指”,上具有锯齿基部为心形,上面为中绿至暗色,秋季变为黄色至橙色或红色。 同学们,诗人展示的枫林之美,嫣红满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枫叶呢?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我会写hánjìnɡxiéshuānɡ词语解释寒山石径霜叶深秋时节的山。石头铺成的小路。霜打过的树叶,特指霜后变红的枫树叶。将下列词语和与之对应的解释连起来吧。初读感知 1.在诗歌中,是什么样的景色让诗人忍不住停下来了呢? 在一片枫树林里,被秋霜打过的枫叶火红火红的比二月的鲜花还要鲜艳夺目。诗人被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深秋景色所吸引,不禁停了下来。 2.《山行》以寒山的萧瑟为背景,红于二月花的枫叶洋溢着 ,饱含着诗人对_____________ 的热爱之情。旺盛的生机和无穷的生命力自然和生命力诗歌品读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在石径蜿蜒、白云缭绕的秋山深处,有几户人家。“我”被一片火红的枫林吸引住了,停车观看,情不自禁感叹这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句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上了山,看到白云缭绕处有人家。远景描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不只是简单的色彩对比,更是对生命的礼赞。近景描写板书设计远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枫林 霜叶山
行} { 远景眺望
(辽阔深远) 近景观赏
(秋比春美)赠刘景文走近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同是豪放一派,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yóuàojú犹如 记忆犹新橘子 橘红傲慢 骄傲自大我会认zènɡliú我会写ɡàijú君

兰cánjūnchénɡ擎
傲霜


橙黄橘绿词语解释举,向上托。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最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不怕霜冻,坚强不屈。初读感知 这首诗中,你觉得作者用了哪几种现象来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 末初冬的特征。“已无”和“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诗歌品读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斗霜的枝干。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擎雨盖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红黄绿时。 这两句诗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诗人一反悲秋的传统,突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然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刘景文要珍惜大好时光,怀着乐观向上的心,不懈努力,不要意志消沉,更不要妄自菲薄。板书设计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橙子金黄
橘子青绿赠


文} {深秋萧瑟秋的收获} 努力
向上夜书所见走近作者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sì)宗,号靖(jìnɡ)逸(yì)。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著有《游园不值》《嘉兴界》《四朝闻见录》等。我会写sònɡtiǎo词语解释萧萧
客情


促织
篱落风声。旅客思乡之情。读作“tiǎo”,用细长的物体逗引。俗称蟋蟀,也叫蛐蛐。篱笆。猜想,料想。初读感知《夜书所见》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在瑟瑟秋风中看到了秋叶、秋风、秋江、篱笆下闪烁的灯火、想到了儿童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挑促织的情景。 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不禁感到孤独落寞。 看到远处篱笆下闪烁的灯火,诗人联想到大概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样的景象让诗人倍感亲切,由此想到自己的童年和家乡,感到一丝慰藉。拟人诗歌品读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远处篱笆下忽然有灯火闪烁,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吧。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儿童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巧妙地反衬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对家乡得思念之情。板书设计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夜


见} {凄凉孤独亲切之感} } 思念
家乡写作手法【举例】 雨沙沙地下着,绿色的麦田一望无际。不一会儿,雨渐渐停了,乌云也慢慢散了。绿油油的麦田,被雨滴洗礼过的树叶,还有绽开笑脸的花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随堂小练一.给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知有儿童挑促织( )
①捉 ②用细长的东西逗引
2.停车坐爱枫林晚( )
①因为 ②乘;搭
3.萧萧梧叶送寒生( )
①雨声 ②风声②①②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 ___ 代 _____。诗中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代________,诗中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后两句描写的人物有_____。宋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宋叶绍翁梧叶秋风儿童橘绿时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参考答案:这三首诗写的是秋季的景色。《山行》一诗从“枫林”一词可以发现,《赠刘景文》从“菊残”“橙黄橘绿时”可以发现,《夜书所见》从“秋风”可以发现。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参考答案:(1)停下车来是因为要欣赏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课后作业 2.收集关于激励我们好好学习、珍惜时光的诗句,并记诵。 1.查找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并选择几首你喜欢的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