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
伶官传序 欧阳修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 。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解题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五代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这期间,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后唐---庄宗后唐庄宗李存勖庄宗喜欢滑稽戏,宠幸伶人。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借古讽今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写作意图读一读契丹 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誓天断发 欤 yú fà xìchéngqì理: 道理 人事:人力
原:推究 所以:……的原因
分析第一段作者对天下兴衰持怎样的看法(论点)?
用原文回答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第一自然段重点字词:重点字词:
1、燕王,吾所立:扶持建立
2、此三者,吾遗恨也:留下的遗憾
3、与尔三矢:给
下面1—4题是什么特殊句式,怎么翻译:
1、燕王,吾所立。
2、梁,吾仇也。
3、此三者,吾遗恨也。
4、盛( )以锦囊。
第二段判断句以锦囊盛(之)省略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下面是什么特殊句式,怎么翻译:
1、系燕父子以组
2、告( )以成功
下面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函梁君臣之首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段1、文章第二、三段讲的是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具体经过,请用第三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出得、失天下的原因。
2、第二、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具体说明。
(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回答下面的问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答:正反对比。二段正面叙说得天下(盛),三段反面叙说失天下(衰)。下面是什么特殊句式:
1、为天下笑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下面有什么词类活用现象: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2、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四段格
言
警
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知识归纳与与尔三矢
无乃尔是过与
尝与人佣耕
与其所以失之者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易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乱易整,不武yú,通“欤”,语气助词为,给,替。介词和,连词交好,亲近。动词容易。形容词轻易。副词交换。动词给。动词——一词多义微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小的事(如果)没有知识归纳——一词多义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内容总结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文章主旨:拓展延伸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欧阳修的这句话不仅给北宋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同样也让千年后的我们深思。
请同学们在中外历史或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
或联系个人实际: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许有很多像“伶人”那样的角色。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