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复习之《骆驼祥子》和《鲁滨逊漂流记》课堂实录
【教学创意】
3月29日接到去永泰县青云中学送教的任务,全称是“九永合作”名师送教活动,考虑到我3月8日刚上了《简爱》,最近又在准备《鲁滨逊漂流记》,组长让我想办法把《鲁滨逊漂流记》和《骆驼祥子》整合起来上一节课,容量才够大,因为这两本书比较薄,如果只上一本量不够,而且这两部都是今年我省的必考名著,为了挑战自我,我欣然接受。我们定上课内容,青云中学也派一名老师跟我同课异构。我想,把两部名著的精彩情节出成填空练习印发给学生做,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这两本书的主要情节,再把课堂上我要聚焦的心理活动片段和我自己编写的《骆驼祥子》情节再现印发给学生,课前有时间就大声读读。课堂上,我主要以“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为抓手,聚焦这两部名著中的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鉴赏,勾连自己的生活,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如要有梦想,有高逆商,热爱劳动,懂得感恩,吃苦耐劳等。
我还是把这节课确定为“阅读后期的指导课”,就是“考前复习课”。
我在备课时,不时反复阅读王君老师的论著,读着读着就有了灵感。她说:“对经典文本的学习,一定要着力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端融合”。何谓“高端融合”呢?就是我们在经典文本中发掘出了“最适合于这个时代,最适合于这个时代的学生”的“精神资源”,并且以这个“精神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出了对学生最有用的’语用资源’。”
她还说:“当我们面对一个文本的时候,我们时刻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角色:我们不仅是语文老师,我们更是这个时代的语文老师。我们不仅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还是一名教育者,而且我们是必须要直面这个时代特征的教育者。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之后,再来看文本,就能打通古典与现代,就能沟通文本与生活,就能敏锐地带着平日里对学生的精神困境的关注和思考直面文本,就能凭借一种教育者的直觉,发现文本中那些可以缓解学生精神饥饿的资源,然后去进行再创造,上出直抵学生灵魂的语文课。这样的语文课,不管是语言训练,还是精神启迪,都不是凌空蹈虚,而是学生语言表达和精神提升最现实的需要。这就是青春语文的追求: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抵达精神的自由和高贵。“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鲁宾逊漂流记》和《骆驼祥子》,我给这堂课起了一个标题叫“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
(板书: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
屏显:
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
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人能有什么成就?
生:一个人能活成什么样呢?就是跃得多高。
师:真棒!这两个同学能从本义和比喻义两个方面说出句子的意思,完全正确。请齐读:
屏显:
蹦儿:北京方言,跳跃的动作,喻指活动的能力。前途,本领。
一个人能有什么前途?什么本领?
师:一个人能有什么前途?什么本领?我们先来看《骆驼祥子》,齐读:
屏显:
《骆驼祥子》作家介绍
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
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
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作品介绍
描写了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师:这些东西都是网上有的,请问除了这两个主题,你还读出了什么主题呢?还有什么意味在里头?我们要大胆地说,读名著,读,是输入,说,是输出。重要的是要输出。
学生面面相觑,说不出。
师:没关系,我们这节课就是要探究这本书到底还隐含什么主题。男生朗读:
屏显:
1、三年凑足一百元,祥子买车圆心愿;一起
2、为了多赚两块钱,连车带人兵捉去;一落
3、逃跑牵上三骆驼,卖给老者三十五;
4、祥子为了多赚钱,不惜与人抢生意;
5、祥子杨家拉包月,太太吝啬食宿差;
6、祥子辞工心憋闷,虎妞诱惑清誉毁;
7、再到曹家拉包月,摔伤“圣人”心愧疚;
8、高妈劝祥子放账或起会,祥子买闷葫芦罐攒车钱;二起
9、虎妞假怀孕真逼婚,祥子遇老马送包子;
10、曹先生遭阮明告发,孙侦探讹祥子钱财;二落
11、回“人和”祥子心死,寿诞日父女反目;
12、虎妞与祥子结婚,刘四卖车厂享乐;
13、二强子卖车还债,大黑塔低价买入;三起
14、小福子被甩回娘家,大黑塔羡慕交密友;
15、祥子烈日暴雨强拉车,虎妞求神拜佛求偏方;
16、虎妞难产请陈二奶,祥子卖车葬大黑塔;三落
17、祥子被勾引犯病,刘四遇祥子冲突;
18、好心人曹先生愿帮祥子,苦命人小福子上吊自杀;
19、阮明遭出卖枪毙,祥子变坏人堕落;
师:这是老师仿照章回体小说的回目,为《骆驼祥子》写的回目。温习了情节,再走进祥子的内心,探究一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还特别要探究一下祥子这个人能有什么蹦儿呢?(板书:祥子有?)
屏显:
1.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没个不成。
师:请一个同学大声朗读。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心理活动?
生:一起的时候。
师: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很努力赚钱的人,品性很好的人,很要强。
生:拿现在的话说,从“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看,应该是三好男人。
生笑。
屏显:
2.他不能坐车,从哪方面看也不能坐车……以自己的身量力气而被这小小的一点病拿住,笑话;除非一交栽倒,再也爬不起来,他满地滚也得滚进城去,决不服软!今天要是走不进城去,他想,我便算完了;他只相信自己的身体,不管有什么病!
师:请一个同学大声朗读。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心理活动?
生:一落的时候。
师: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倔强,很自信,很自律,“决不服软!”,很好强。
屏显:
3.他的身量,力气,心胸,都算不了一回事;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教些什么顶混账的东西管着。
师:请一个同学朗读。
生鼓掌。
师:读得真好!抑扬顿挫。“顶混账的东西”指谁?
生:车厂老板。
生:不是,应该是虎妞。这时候,他被虎妞诱惑了,而且虎妞假怀孕,到曹家来找祥子,祥子心里非常烦闷。
师:是的。
屏显:
4.他觉得自己与他们并不能相提并论,他现在虽是与他们一同受苦,可是受苦的程度到底不完全一样;现在他少受着罪,将来他还可以从这里逃出去;他想自己要是到了老年,决不至于还拉着辆破车去挨饿受冻。他相信现在的优越可以保障将来的胜利。……祥子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
齐读。
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祥子?抓关键词句。
生:从“将来他还可以从这里逃出去”“他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可以看出他要强,不安于卑微的生活。
生:祥子是非常自信,决定在北京自己找出一条出路。
生:那些他以为堕落的车夫在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想,在这里可能暗示了祥子后面的归宿。
生:从“不想别人,不管别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私的人。
师:你能读出他自私,很不容易!“他觉得他自己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中的“他们”指谁?
生:其他车夫。
师;是的。祥子觉得自己是高等车夫,人家是低等车夫,他看不起人家,他觉得“自己要是到了老年,决不至于还拉着辆破车去挨饿受冻。”是不是真的如他所想呢?
屏显:
5.平日,他觉得自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无牵无挂的一条好汉。现在,他才明白过来,悔悟过来,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照这么下去,谁也会欺侮他;独自一个是顶不住天的。
默读。
师:这里有重复出现的关键词,认真找。
生:“头顶着天。”“顶不住天。”的“顶”字,前后对比。
生:“独自”。
师:是的。原来祥子以为自己独自一个就有蹦儿,那么是不是这样呢?
生:不是。必须要有人跟他一起顶着那个天,跟他一起奋斗。去抗争这个社会,才有蹦儿。
师:是的,这是在什么时候的心理活动?
生:虎妞来骗婚,说她怀孕了,祥子的烦躁无处述说,没有父母,没有亲戚朋友,以前他觉得自己一个人就过得很好了,现在,他在反思,反思自己曾经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屏显:
6、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默读:
师:“一老一少”是谁?
生:老马和小马。
师:他们祖孙俩发生了什么事?
生:老马又饿又冷,想到茶馆取暖,结果晕过去了,祥子赶紧去买来十个羊肉馅的包子,送给老马,可是老马舍不得吃,先给孙子吃,然后自己才吃了两个。
师:可以看出祥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很善良的人。
师:这心理活动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
生:在祥子跟老马交谈之后,目送一老一少远去的时候。
师:我们把祥子此时的心理跟之前的对比一下,他之前说他到老了也不会受冻挨饿,但是当他看到老马的遭遇时,他发现,天哪,老马的车可是自己啊,这也是他一辈子的梦想,他以为有了车就有了一切,结果呢,他看到了老马的悲惨遭遇,好像就看到了多年后的——
生:自己。
屏显:
7.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师:他算是看清了,穷人的命只有在年轻力壮时像个人儿。所以他觉得自己曾经的想法错了,内心已经不那么坚强了。
屏显:
8.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打击。
9.老实,规矩,要强,既然都没用,变成这样的无赖也不错。不但是不错,祥子想,而且是有些英雄好汉的气概,天不怕,地不怕,绝对不低着头吃哑吧亏。对了!应当这么办!坏嘎嘎是好人削成的。
默读。
师: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生:这是一个没有公理的社会。
生:不给穷人和好人有出路的社会。
生:他以前认为“老实,规矩,要强,”这些很有用的东西,现在却认为一点用都没有,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命太贱,狗命!
生:他之前跟那些车夫是划分界限的,划得很清楚,认为他是高等车夫,他们是低等车夫,他们受苦受难,他不会,他将来的日子美好着呢,现在,他不这样想了,他原来不与他们为伍,现在觉得自己变成他们,是有些英雄好汉的气概,原来觉得自己很高,慢慢地也矮下来,跟低等车夫一样了。
师:他认为,高等车夫过得并不好,那么自己的想法是错的,他们的肯定就对了,所以变得跟他们一样。
屏显:
10.自己的车,自己的钱,无缘无故的丢掉,而今被压在老婆的几块钱底下;吃饭都得顺脊梁骨下去!师:这句是在什么情况下的心理活动?生:与虎妞结婚之后,祥子想拉车,虎妞不让他拉车,她想吃车分,想不劳而获,而祥子不同意,他想凭力气过日子,两个人的思想不一样。
生:虎妞说的“你不是娶媳妇,是娶那点钱,对不对?”让他伤透了心,他非常愤怒。他想:我原本是有车,有钱的,现在,车被大兵抢走了,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现在跟虎妞结婚,也是一点尊严都没有,“吃饭都得顺脊梁骨下去”低三下四,没有尊严,不敢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真窝囊!
掌声。
屏显:
11.“可是,祥子你得从此好好的干哪!”他嘱咐着自己。“干吗不好好的干呢?我有志气,有力量,年纪轻!”他替自己答辩:“心中一痛快,谁能拦得住祥子成家立业呢?把前些日子的事搁在谁身上,谁能高兴,谁能不往下溜?那全过去了,明天你们会看见一个新的祥子,比以前的还要好,好的多!”
女生读。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心理?
生:这应该是在虎妞死后,祥子遇到刘四爷,战胜了刘四爷,很痛快。他又想到,自己答应小福子,好好干之后,会去娶她,其实这时候他性格里反抗的思想消失了,变得和下等车夫一样,有点妥协,但他又想起自己的诺言,又充满力量。也为后来的情节做铺垫。
师:是的。他去夏家拉包月,被夏姨太太勾引,犯了病,他又出来拉车,遇到了刘四爷,刘四爷问:“我的女儿呢?”
“死了!”
“死了?埋在了哪儿?”
“管不着!”
祥子这时很神气,他又一次有了前进的动力与希望。我把它比作什么?——回光返照!
生哄笑。
师:为什么呢,他后来不是变成了行尸走肉吗?根本就是死了一样。但是现在精神还非常非常的振奋,还想要有一番作为,他这时候要去找曹先生、小福子,他又有了希望。结果呢?
屏显:
12.“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
请一个学生朗读。
师:“老人”是谁?
生:老马。
师:听完后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原来老师的题目就是引用老马的话。
师:真棒!老舍借老马的口,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在这个社会独自一个人不可能混好,不可能有蹦儿。如果大家团结起来,那就不一样了。
屏显:
13.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在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是个人主义的两端。
齐读。
师:通过探究,我们来看看,祥子能有什么蹦儿?
生:没有!(板书:没有)用什么标点?
生:感叹号。
师:为什么?
生: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有强调的意味,用感叹号表示肯定。感情很强烈。
师:祥子根本就没有出路,原因何在呢?老舍主要批判社会,让好人没有出路,当然,他还隐含着对谁的批判?
生:祥子。
师:为什么?
生:他轻易堕落。
生:老舍怒其不争。
生:他自私,个人主义,个人奋斗。
师:面对这么丑恶的旧社会,老舍是否定个人奋斗的,他借老马的话,要所有的人一起来抗争。
师读屏显:老舍在本书结尾说: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老舍的意思是:在不给好人有出路的旧中国,仅靠个人奋斗,个人主义,自私自利,不团结大众,是不会有前途的!他呼吁人们一定要群体抗争才能彻底解救劳苦大众。
一个人真的没有蹦儿吗?请看另一部名著——
齐读:
屏显:
《鲁滨逊漂流记》作者作品简介
丹尼尔·笛福英国小说家
“英国现实小说之父"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坚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师:读完这段文字,看看鲁滨逊能有什么蹦儿?
生:有。
生:凭着坚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师:建议用什么标点符号?
生:感叹号。有!肯定有!
师:他为什么会有蹦儿呢?
屏显:
1.为什么苍天要这样作践他造出的生灵,害得他这样不幸,这样孤独无援,这样沮丧无聊,以致使人找不出理由对这种生活产生感谢的心情?
师:这是他在什么时候的心理活动?
生:刚到荒岛上的时候,非常悲伤绝望,没吃的,没住的,没穿的。
师:是的。在这么绝望的逆境中,他怎么做?请读:
屏显:
2.我这样做,为的不是留给后来的人看(因为我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心中的苦闷罢了。
师:“这样”指怎样?
生:写日记,写好处和坏处。他认为自己的好处比坏处多。
师:为什么他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还找出这么多的好处呢?
生:说明他乐观积极。
师:在不幸的时候看到幸运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学生非常缺乏的又非常重要的什么商?
生:逆商。
师:你很厉害!一下就说中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挺好的,相对来说逆商就差。可是,鲁滨逊也出身中产阶级,跟我们一样,生活条件很好,他的逆商这么高,我们也可以,对吧?
师:请同学说说,自己最大的逆境是什么?
生:没考好。
师:怎么办?
生:痛哭一下,再好好学习。
师:是不是也学学鲁滨逊把好处和坏处——
生:写下来。
屏显:
3.我虽然不说我感谢上帝把我送到这里来,却衷心感激他用种种命运的折磨使我睁开眼睛,看清了我过去的生活,悲痛我的罪恶,产生悔过之心。
师:抓住你认为的关键词。
生:感谢,感激。
师:很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懂得感恩的,富有感激之心的人。
师:你平时经常心怀感激吗?
生:很少。
师:那你现在想想,有没有要感激的人?
生:感谢老师。
师:为什么?
生:老师教我知识。
师:你可以自学啊。
生:自学比较慢,老师教了比较容易懂。
生笑。
师:能更快掌握知识,对吗?
师:还要感激谁?
生:父母。他们送我到这么好的学校来学习。
生:感谢同桌。帮我解答难题。
师:是啊,我们每一天要感谢的人太多了,保安,卫生工,公交车司机,等等,我们如果也像鲁滨逊一样心存感恩之心,而不是抱怨,很多困难就不再难克服了。
屏显:
4.我已经懂得多去注意我的处境中的光明的一面,少去注意它的黑暗的一面;多去想到我所享受的,少去想到我所缺乏的。
5.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积极乐观,阳光心态。
师:这里的“更恶劣的环境”是什么环境?
生:是野人出没。
生:不是。是他造好了第二艘独木舟时,去环岛旅行。结果被急流冲得差点死掉。于是他只旅行一半,就赶紧上岸,从陆路返回住所。
师:是啊,人总是这样,不懂得珍惜现有的,在失去之后才后悔。这里鲁滨逊及时反思自身缺点,难能可贵。
屏显:
6.如果人们肯拿自己的处境同那些环境比他们更差的人比较一下,而不拿它同环境更好的人去比较,他们就会衷心感激,不至于再嘟嘟囔囔地怨天尤人了,而人类社会上,口出怨言的事情也就少了。
齐读。
师:你读出了怎样的鲁滨逊?
生:这里应该表现的是鲁滨逊知足常乐,不怨天尤人,敢于承担责任。
师:祥子,一个人,曾经勤劳、诚实、质朴、要强,但他也狭隘、封闭、愚昧、保守、自私、自利,既无权势、又无财力,只知道拉车吃饭、不能审时度势,就想靠自己的个人奋斗,在不给好人有出路的旧中国过上好日子。没前途!没蹦儿!
鲁滨逊,也是一个人,想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存下去,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了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家园,终于回国,获取了一笔可观的财富。有前途!有蹦儿!
那么,我们每个同学,
中考在即,
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
既没有“不给好人有出路的旧中国”的社会制约,
又没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逆境困苦,
我们想有前途,想有蹦儿,
可以从这两部经典名著中,
吸取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呢?
生:在逆境中要乐观,想办法克服困难。
生:要有梦想。
生:要知足常乐。
生:做人不能像祥子一样,半途而废。
生:感恩帮助我们的人。
生:要善良诚实,勤奋刻苦,乐于助人。不能单打独斗,要跟大家一起奋斗。
师:非常好!我们能有什么蹦儿?
生:有!
师:而且非常美好!
(板书:我们有?有且美好!)
师: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老舍的意思是:想靠自己的个人奋斗,在不给好人有出路的旧中国过上好日子,是没有前途的。笛福的意思是:不管周围环境如何,一个人的力量都足够强大,只要富有进取精神,开拓精神,勤劳肯干,这个人就一定有前途!
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老师的意思是:我们现在的国家强大富裕,和平安定,鼓励个人奋斗,个人创业,我们每个同学,要像刚到北平城的祥子那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勤劳致富,像鲁滨逊那样有不畏艰难险阻的顽强毅力,充满劳动智慧和劳动热情,培养高逆商。在学习上,我们也要迎难而上,逐一克服困难,那么我们就会跟鲁滨逊一样有美好的前途!我们强调个人奋斗的同时,大家更要拧成一股绳,卯足一股劲,共圆一个梦,成就一个蹦(儿)!
老师相信——
屏显: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蹦儿的人!
屏显:作业布置:请你结合这节课所上内容,叙写一次你战胜挫折的心路历程。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聚焦人物的心理活动,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思考,说话、辨析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读进去,走出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
我警记:“我读,我思,我辨析,我评价,我质疑,我反省,阅读与表达一体,是思辨与读、写共生的品质保障。读这本书,不是为了这本书,而是为了学生的素养。”
我感觉自己还要不断地在锤炼语言上和培养学生思辨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