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堂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9 16:59: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爱莲说》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爱莲说》这个标题。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这是一篇写莲花的文章。
生2: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师:那标题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生3: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书法作者的思想情感。
师:同学们都预习得很好。这个“说”就跟我们学过的《陋室铭》中的“铭”一样,都是一种文体。
(课堂反思:开章明义,直奔主题。从解题入手,旨在明确本文作者的情感基调以及“说”这种文体。)
第二部分: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活动:1.朗读课文,把握节奏,正字音。
2. 对照已经完成的导学案,翻译文章。
教师指导:
1. 朗读要放慢节奏,注意停顿。主谓之间、动宾之间要停顿。比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 重点词语解释。
可爱:值得喜爱。
水陆草木之花 之:结构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花之隐逸者也 之:结构助词“的”
莲,花之隐逸着 之:结构助词“的”
不蔓不枝 蔓、枝:名词作动词,生长藤蔓和枝茎。
3.重点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翻译:我则只喜爱莲花,莲花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濯清涟而不妖。翻译: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媚。
(3)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译:(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不横生枝蔓,不多生枝茎。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课堂反思:设计这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积累字词,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字字落实,即尽可能把每个字的意思翻译出来;二、调整语序;三、补充成分。为了提高效率,在课前我让孩子们完成了配套导学案,上课时只需要对答案即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问题,重点纠正,这样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掌握效果会更好。)
第三部分:品读莲花,走近君子
师: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大意了,现在谁能用原文回答,作者喜爱莲花,喜欢莲花的什么?
生:(齐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同学们一眼就找到了这些描写莲的句子,那么在作者的眼里,莲花就是花中的.......
生:君子
师:那么作者眼中像莲花一样的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呢?请结合原文回答。
生1: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师:你能不能用四个字概况一下?
生1:洁身自好
师:精炼!这是作者从莲的哪个方面来描写的?
生1:从莲的生长环境。
师:你的联想非常的准确。
生2:“中通外直”这句式从莲花的外形来说的,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表里如一,通达正值。
师:很好!还有吗?
生3:“不蔓不枝”也是从外形上讲的,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不长藤蔓,不攀附权贵,趋炎附势。
师:你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植物生长藤蔓一般都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攀高枝。
师:是啊,莲花就不这样,她就是一根茎。君子就像这莲花一样,绝不会去攀高枝。
生4:“香远益清”这一句,描写的是莲花的香味,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美名远扬。
师:真不错,由莲花的香味联想到了君子的美名。还有吗?
生5:“亭亭净植”这一句,也是从外形上描写的莲花,作者认为君子应当像莲花一样端庄。
生:亭亭玉立地立在那里,你想象一下,一朵莲花,静静地立在那里,她的花瓣是粉嫩嫩的,微风吹过,吹起阵阵的涟漪,飘来淡淡的芳香,还可能有一两只小蜻蜓在她身边飞飞停停。这样的莲花,给人一种......
生:一种圣洁的感觉
生:一种美丽的感觉
生:一种端庄的感觉
师:这样的莲花,是可远观....
生:不可亵玩焉
师:是啊,我们只能静静地欣赏,默默地敬佩,暗暗地赞叹,却不能去把她摘下来玩弄,因为这样的圣洁美丽的莲花,不容我们去亵渎啊,像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应当是这样,身处污泥,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因自身美好的品行,让人敬佩,即便身在一方,但美名远扬,即便岁月流逝,他依然万古流芳。原来,作者写莲花,赞美的不只是美丽的莲花,更是谦谦君子。
(课堂反思:这一部分,孩子们积极发言,联想丰富准确,我将莲花和君子放在一起品读,一方面,是让孩子们很自然地将莲花和君子放在一起联想,想到君子的种种品质。孩子们今天的表现没有让我惊喜。)
第四部分:联系菊花牡丹,走近真君子
师:同学们,作者写莲花,其实他还提到了哪两种花?
生:(异口同声)菊花和牡丹花。
师:为什么作者只认为莲是花中君子,而菊花和牡丹就不是君子呢?
生6:因为作者认为牡丹是富贵者。
师:难道有钱人就不能做君子吗?
生6:因为自李唐来,很多人都喜欢牡丹,显得太俗了。
师:别人喜欢,我就不能喜欢了吗?
生7:最根本的原因,是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最开始喜欢牡丹是从宫廷中开始,武则天就很喜欢牡丹。然后小老百姓都一位追捧。而作者认为的君子,应当是像莲一样,不趋炎附势,阿谀逢迎的人。所以,作者是不会喜欢牡丹的。
师:你抓住了牡丹与莲花之间最本质的不同,你明白了作者内心真正所想。非常好!那菊花呢?自从陶渊明以后,就是很少有人喜欢菊花了。而且,陶渊明也是一个品行高洁淡泊名利的人呀,我们都知道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情,那为什么作者认为菊花只是隐逸者,而不是君子呢?
生8:因为陶渊明他所过的是一种隐居的生活,他远离了世俗,所以,对于他来说,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相对来说容易一些。而真正的君子,应当是即便是身处浑浊的世俗中,也能洁身自好,而能做到这一点,更难能可贵。
师:你的分析太精彩了,这让我想到了屈原曾经写过一句诗来描述这样的状态......
生:(异口同声)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我独清。
师:真正的君子,不应当....
生9:不应当逃避现实
师:是的,在作者的心中,真正的君子,不应当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室外,明哲保身,而应当积极入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且即便是身处浑浊的俗世中,也能保持自己高洁通达正直的美好品质,让自己的美名远扬,万古流芳!这也是作者内心的真正追求。
(课堂反思:其实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这一环节,也是临时起意,因为听到有一个孩子小声嘀咕了一句:菊花也很好啊,周敦颐为什么不认为菊花是君子呢?当时我一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于是临时设计了这个环节。结果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在这个环节,脑洞大开,思考深刻,让我惊叹!在课堂上,我要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及时点燃他们思想的火花。)
作者简介:张霞,长沙市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语文湿地栖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