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语文选修一唐诗宋词选读 1.1《 将进酒》(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人民出版社语文选修一唐诗宋词选读 1.1《 将进酒》(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9 21:5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饮中八仙歌》杜甫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寻李白》余光中 将 进 酒
李白学习目标展示

1、通过多轮次朗读,学会浅读、精读、悟读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
2、鉴赏作品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对于李白不同时期关于“酒”的诗歌品鉴,深入了解李白及其思想。
浅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
②读通文义
③初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浅读常识巩固:
(一)字音
将(qiāng)进酒 金樽(zūn) 散(sàn)尽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lè) 岑(cén)夫子
钟鼓馔(zhuàn)玉 寂(jì)寞 宴平乐( lè ) 恣欢谑(xuè ) 何为(wèi) 千金裘(qiú)
(二)词义
1、将:请 2、会须:应当
3、馔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4、但愿:只愿
5、恣欢谑:尽情寻欢作乐 6、径须:只管
7、千金裘:名贵的皮衣 8、将出:拿出 聆听范读,关注句读、语速、情感等朗读技巧的使用。“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其一)》合作探究:
我看到了一个_____的李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李白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44岁 被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半途而还
62岁 卒 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每一个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共同的心结。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在貌似消沉的表面中,我们感受到他那颗积极入世的火热的心。
所以,我们读《将进酒》,不仅读到了一位苦闷、愤激的李白,更读到了一位乐观、自信的李白,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伤,悲而能壮。品鉴“酒” 诗,全面了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三)
……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已四十二岁,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此时的李白是积极奔放,慷慨激昂,踌躇满志的。 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此时的李白是苦闷抑郁的,又是倔强乐观的,更是无奈激愤的。品鉴“酒” 诗,全面了解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是李白于开元年间的作品,这时社会呈现着财阜物美的繁荣景象,人们的精神状态一般也比较昂扬振奋,而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山川风物,在他的心目中都充满了美丽。此诗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充分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时期的时代气氛。全诗语意新奇,形象潇洒飘逸,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色。 这首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此时的李白是孤寂忧愁的,更是卓尔不群、旷达不羁的。龚自珍对李白的评价 “融屈原、庄周为一炉”(《最录李白集》)
龚自珍认为,李白兼俱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 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读出庄子般的潇洒飘逸,也可以读出屈原那样的倔强不屈。他一生与酒如影相随,高兴时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后喝酒,但无论如何高兴,怎样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终没有放下“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这就是我们的李白。即便是被“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他也绝没有沉溺于酒池,更没有卑躬屈膝,充当权贵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 做人做得更坦荡,借酒挥洒才情,抒发愤懑,展现乐观自信,凭着一身傲骨化哀伤为洒脱,化忧愤为豪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致敬经典,致敬李白作业:
随笔写作——对话李白
文体不限,切中话题,注重思辨与文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