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扬州慢》
姜夔1、了解姜夔及其作品。
2、理解本词对比、虚实结合、用典等艺术手法。
3、体会词中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目标江湖雅士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他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长于自度曲,还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词作配有的精心的小序。 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大破扬州,“横尸二十里”,扬州变成一座空城。1164,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再次受到影响。
辛弃疾词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176年冬至,诗人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写作背景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黍离》鉴赏分析 扬州在隋、唐、北宋期间曾经是著名的繁华之地,词人眼前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呢?上阕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扬州城的特点? 鉴赏分析 下阕中,词人想象唐杜牧来到此时扬州,他会有什么感受?鉴赏分析 今日的扬州让作者悲从中来,那么昔日的扬州又是怎样的呢?请从上阕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概括昔日扬州的特点。 鉴赏分析 今昔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呢? 词的上阕记行写景,抓住“空城”等典型景物,渲染凄凉氛围;下阕化用杜牧诗句,处处设想,今昔对比,抒写黍离之悲。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