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语文选修一唐诗宋词选读 4.1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人民出版社语文选修一唐诗宋词选读 4.1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29 22:0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涵咏诗歌语言。
2、分析艺术特色,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3、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爱国情感和形象。初读浅味 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
2、把不理解的词义画出来。
3、初步体会感情基调。遥岑远目cén?? ?
玉簪螺髻zān jì
鲈鱼堪脍kuài?
倩何人qìng?
揾英雄泪wèn
? ?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为什么看到这些景象会“流泪”呢?
朗读其中你认为最喜欢的句子,进行赏析。
再读品味 体会情感结合诗句,说说“英雄”二字体现在什么地方?再读品味 感知形象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今南京)。这时他南归已逾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郁结在胸的“国恨”和“乡愁”触动了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佳作。为什么作者用典故的形式表达情感呢?
用典故表达更含蓄;
言简义丰;
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研读比较 感受情怀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课后作业1、背诵本词。
2、阅读本课后两篇辛弃疾的词,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3、在周记本上写一篇题为《辛弃疾,我想对你说》的文章,60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