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第十一单元 第三节 化学和农业生产课件(27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第十一单元 第三节 化学和农业生产课件(27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30 16:23:0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化学和农业生产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课题
第一课时 化学和农业生产
解读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形成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讨论交流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学情分析
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分析:
? 九年级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能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喜欢对科学信息作批判思考、质疑或评价。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探究欲强,并且有热情,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他们会对工业、农业、环境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与人辩论。本节课以教材为载体的内容恰好符合并顺应了这些特点。?
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分析:?
⑴在七年级生物课上学过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等知识,对肥料有大致的了解;?
⑵经过大半年的化学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通过讨论或教师指导提出问题,设计探究方案。?
学习者“生活概念”的分析:?
大多数学生认为:既然化肥能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就应该在农业生产中多施用化肥。少数学生隐约感到似乎不应该无节制地施用化肥,但也说不出原因。对农药的想法也是一样。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概念是错误的,为了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建立起科学的概念,本课题设计让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对化学肥料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储存有更加详细的认识。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化学与农业生产》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第四部分“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的内容,可以看作是酸碱盐知识的一个延伸和拓展。学习过程中既复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又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本课题相对与酸碱盐知识来说它并不是重点。但在化学与环境的教学中它确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化肥为增产粮食和蔬菜的巨大贡献,也认识化肥使用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中学习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有利于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问题。?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创设情境 丰富学生科学体验,激发探究兴趣和学习动机。
学生实验使他们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的兴趣。
3.通过认识各种化学肥料的性质和用途,感受化学就在身边。
能力目标
1.通过认识各种化学肥料的微粒构成,元素组成,进一步形成元素观,微粒观,物质分类观。
2.能初步通过自助探究获取化学知识,并尝试分析具体问题。
知识目标
1.掌握铵态氮肥的性质,熟练2.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
教学资源
1.网络信息资源 2.课件3.实验仪器和药品
教学重点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铵态氮肥性质的探究
铵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
铵态氮肥和碱的反应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图片展示
思考 回答
学生生活在农村,对于身边的农事生活比较熟悉,从生活实际引入话题,便于产生共鸣,本节课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
情境导入
阅读思考
用学生生活中听到的谚语来引入新课,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
板书:
第十一单元第三节
化学和农业生产
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化学和农业生产
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学生快速阅读
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认识到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展示新授内容
学生根据生物知识再现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觉度,认识农作物生长的条件,肥料是不可获取的因素。
板书
肥料的分类
初步认识有机肥和化学肥料
环节一:
认识化学肥料的种类
阅读相应内容,并进行整理。
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整理能力。
导学训练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整理。
培养学生从微观构成和宏观组成上认识物质
展示几种化肥
读图,初步认识肥料的物理性质
初步认识化肥物理性质,为后面探究实验中药品的选择奠定基础
创设情境
设置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能力。
引入国外农场主--小明。采用小明发展农业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求知欲。
环节二:
设置疑问
完成导学
学生交流计算
复习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计算方法
2.增强对化合物从定性到定量的认识
设置情境用所学解决问题
思考交流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
引导学生认识铵态氮肥
讨论交流
思考
1.复习铵盐的同时让学生从微观上认识铵态氮肥
2.进一步认识到铵态氮肥也是盐的一种
3.从经销商的提醒,引出后面的实验探究
创设情境
复习旧知
交流表达
各抒己见
复习溶液酸碱性的鉴别方法,巩固旧知。
设置疑问
产生疑问
寻求解决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环节四
实验探究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实验增强对铵态氮肥的性质认识
提升学生根据现象得结论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根据前面所学,小组讨论交流各种检验方法,然后展示。
“提示”是为引导学生从溶液酸碱性的角度发散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多个解决方案,但采用试纸的方法最简便。
训练提升
学生书写
交流展示
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引领学生认识“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的化学思想,提升归纳总结能力。为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归纳做知识铺垫。
设置问题
引导总结
获得结论
讨论交流
总结展示
铵根离子的检验是常见离子检验之一,也是中考考点。
在上一环节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再进行铵根离子的检验,便于学生归纳总结,有利于突破难点。
引领学生总结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思考交流
小组展示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构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和储存方式”的化学思想。
环节五
认识农药
完成导学

阅读课本,小组交流,认识波尔多液的成分和其他农药。
增强通过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了解波尔多液配制的原理。
播放视频
化肥农药对自然界的污染
学生观看
了解农业污染问题
增强环保意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认识化学药品的两面性。
展示图片

思考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怎样做?
进行国家政策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梳理
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展示交流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环节六
当堂达标
评测练习
学以致用 当堂达标:
1.
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元素的盐。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然后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草木灰的水溶液是一种_____(酸/碱)性肥料;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化学式),它不能与_______肥混合使用。
②思考:配制波尔多液时,如果在铁桶内进行,为何会降低肥效?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两瓶溶液,分别是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可以选用______〔AgNO3溶液 或 NaOH溶液〕,并用化学方程式加以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快速完成,相互交流。
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学以致用。
课下作业:调查报告
学生阅读记录,课下完成。
增强化学就在身边的化学思想,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和农业生产
肥料的分类: 二、铵态氮肥的性质: 三、农药

课件27张PPT。 鲁教版 第十一单元 第三节
化学和农业生产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根据化学肥料的化学式正确判断化学肥料的种类。
2.通过铵态氮肥性质实验探究,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铵态氮肥的性质。
3.通过对化学肥料的学习,认识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肥料---农作物的重要食粮C 、O
主要来自CO2H 、O
主要来自H2O读读划划获新知 交流共享你我他 (阅读课P104 )1.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根据营养元素不同,化肥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叫复合肥料?

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化学元素有十六种。肥料---农作物的重要食粮环节一:读划获新知 (阅读课P104 )1.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哪些?
2.根据营养元素不同,化肥可以分为哪几类?
3.什么叫复合肥料?
判断种类找元素 仔细认真不失误 属于氮肥的有:氨水 NH3.H2O 硝酸铵 NH4NO3
尿素 CO(NH2)2
属于磷肥的有: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属于钾肥的有:硫酸钾 K2SO4
属于复合肥的有:硝酸钾 KNO3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农业生产中的几种常见的化肥: 我种的马铃薯生长缓慢,枝叶瘦小,
叶色暗淡,怎样才能提高产量?我种的小麦一场雨后倒伏了很多,怎样才能增强抗倒伏?购买氮肥购买钾肥找病因 解疑惑元素含量定肥效NH4HCO3NH4NO3 同样是氮肥,哪种肥效更高呢?如何计算?环节二:莫听花言和巧语 计算含量辨真伪我卖的 NH4HCO3 氮元素含量高达20%,属于全球最高,买我的吧!是真是假?NH4NO3 NH4HCO3这些肥料在构成上有一个共同特点,你发现了吗?铵态氮肥不能在烈日下施用,更不能在碱性土壤中施用!!!NH4+铵态氮肥铵盐环节三:
根据微粒构成辩类别环节四: 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解疑惑实验步骤:
任务一:
取土壤样品溶于水,静置,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和比准比色卡作对照,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任务二:
向研钵中加入一药匙熟石灰,然后再加入一药匙硝酸铵,小心研磨,再闻一闻气味。边研磨边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注意闻气味的方法。根据现象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任务三:
打开装有碳酸氢铵的试剂瓶,小心闻气味。然后把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深入试剂瓶,观察现象。(注意闻气味的方法,根据现象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氨气的检验方法:(提示:氨气水溶液呈碱性)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若红色的石蕊试纸变成蓝色,则证明是氨气。常用的简便方法:讨论和交流:寻找规律写反应,互帮互助共提升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NH4)2SO4 + NaOH2. NH4Cl + NaOH3. (NH4)2SO4 + Ca(OH)2
4. NH4Cl + Ca(OH)2
NH4+总结归纳:铵态氮肥在遇碱或遇热时,会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因而降低肥效。我来总结:铵根离子(NH4+)的检验方法将含有铵根离子( NH4+ )的物质和碱性物质(OH-)共同加热,会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NH3) 。归纳总结:
①结构决定性质
②性质决定储存方式和用途说一说:铵态氮肥使用注意事项认识 农药--作物生长的卫士波尔多液 调剂各种杀虫剂和除草剂环节五阅读P106农药化肥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农药化肥很重要,氮磷钾肥很有效。
适量施用才可靠,绿水青山把村绕。
本节课的收获?环节七:学以致用 当堂达标①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元素的盐。取一些草木灰,用水浸泡,然后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草木灰的水溶液是一种_____(酸/碱)性肥料;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化学式),它不能与_______肥混合使用。
碱K2CO3铵态氮旧知 解新疑②思考:配制波尔多液时,能否在铁桶内进行,为什么?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SO4 + Fe = FeSO4 + Cu湿法炼铜课下作业 :完成下列两个调查报告:1.调查询问家人,今年用的肥料有哪几种?
2.所用的肥料中,有没有铵态氮肥?通过什么方式验证是不是铵态氮肥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