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3.领悟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新课
古老的东方有一片美丽的土地,他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1931年9月18日的那天,被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日寇的铁蹄揭开了这场悲剧的序幕,从那一天起,沈阳、东北三省乃至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14年的苦难与抗争。
展示3幅图片
1941年9月18日,一位流浪在关内东北的作家端木洪亮,遥望着生他养他的家乡,找寻着北方的大熊星座,他满怀悲愤和思念,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那就是土地的誓言。下面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朗读触摸语言、走进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圈画出最能扣动你心弦的语句
展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学习目标。
走进作者
学生展示关于作者的预习内容。
字词积累
排火车读
全班齐读
二、初读,感知誓言:
1、师: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说出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5分钟)
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三、研读,品味誓言(一)研读第一段
2、生放声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呢?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3、生: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多姿多彩的故乡,令人喜爱②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黑色的土地”“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金块”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③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可见作者故乡广阔无垠,一望千里④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表现在“孤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故乡充满了神秘色彩⑤这是一方和谐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社会富饶的、美丽的、神奇的、生机勃勃的土地(教师板书)
4、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 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出对故乡的热爱和赞美
②应该用喜悦激昂的语气,读出作者作为一个东北人的骄傲③应该读出层次感,有的地方要一泻千里,有的地方需要深沉舒缓(此环节需要用实例来训练朗读,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教师归纳:抓住“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我总是……不管……即使……都会……” 这些句子,读出自豪、喜悦、激昂的语气,描写神秘的地方要用深沉、舒缓的语气来读。)
5生用自豪骄傲的、强烈的口气齐读描写土地的语段
学生读,教师指导读(二)研读第二段
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过渡语:美丽富让已成为过去,现在故乡已是满目疮痍,现在,土地上却充满着蹂躏,充满着掠夺,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妻离子散!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妻儿,面对同胞惨遭杀戮,作为一个满怀爱国激情的青年作家,在9.18十周年这天,义愤填膺、激情满怀,他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请大家在读课文,看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生找出并齐读誓言部分)
学生找到后让学生齐读誓言部分.誓言中表达了哪些决心? 学生评说,教师整理: ①作者想急切回归故乡誓言说:“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②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誓言中说:“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③作者要为故乡解放,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誓言中说:“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读完你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对家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经的憎恨的复杂情感。
巴金曾有“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的情思,诗人李广田也有“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又死亡”的心愿。余光中发出了“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依旧萦绕着那片厚土。” 这是多么超凡脱俗、悲壮高尚的土地情结啊!对土地的爱,就是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作者内心深处,更是对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其实在那个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都会发出如此的铮铮誓言。
朗诵:《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三、感悟,抒写誓言
1、对这段侵略历史,日本的教科书违背历史,美化他们的恶劣行径。自1975年起,日本历届在任首相均以“私人身份”到靖国神社参拜。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当选首相后,先后5次参拜了靖国神社。2013年10月18日,日本百余议员拜靖国神社, 首相安倍不限内阁成员参拜。
今天世界的局势也不稳定,钓鱼岛6.3平方公里,至今被日本控制,日方为“巩固”对钓鱼岛的“主权”,于2012年取名“尖阁列岛”,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 2014年安倍政府在APEC北京峰会期间对钓鱼岛问题让步向中方作出的让步,承认存主权争议。
2、同学们,面对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祖国的领土受到侵犯,你们该怎么做呢?
(简要地写一句发自肺腑的话语)学生写誓言。
3、宣读我的誓言:哪些同学愿意让老师、同学来见证你的铿锵誓言?
四、结课:同学们的誓言也和课文中的誓言一样令老师感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希望同学们铭记誓言,练好本领,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教师寄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评测练习
作者对于家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作者对于日本侵略者是什么态度?
“泛滥”一词的表达效果。
当代中学生在面对祖国利益受到损害地时候,你们应该怎样做?
课件23张PPT。7 土地的誓言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老的东方有一片美丽的土地,他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1931年9月18日的那天,被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日寇的铁蹄揭开了这场悲剧的序幕,从那一天起,沈阳、东北三省乃至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14年的苦难与抗争。194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土地的誓言。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领悟并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端木蕻良】(1912—1996年),原名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字词积累挚痛 嗥鸣 山涧 谰语
怪诞 亘古 镐头 污秽zhìháolándàngènhuìjiàngǎo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分享给大家听,并说出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分享讨论,时间5分钟。 再读第一段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要求:朗读展示;注意语气;注意层次。
时间4分钟。 朗读展示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 结合第一段,作者对于家乡的情感是怎样的呢?家乡的土地是如此的 美丽、丰饶、神秘,作者的内心对她充满了赞美和依恋之情。再读第二段,看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要求:快速阅读;时间2分钟。 1.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2.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3.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纵观全文,你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时间2分钟。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赞美家乡,对家乡惨遭蹂躏的悲痛,对侵略者的罪恶行经的憎恨的复杂情感。 巴金: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诗人李广田: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又死亡。
余光中: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依旧萦绕着那片厚土。 端木蕻良写下了他对于故土的热爱,其实在中国有很多仁人志士写下了他们对于故土的眷恋。《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朗诵下面这首诗,时间2分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中日矛盾冲突的资料。同学们,面对祖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祖国的领土受到侵犯,你们该怎么做呢?写一写,时间3分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希望同学们铭记誓言,练好本领,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你的家乡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它的情感。字数不少于300字。